念奴娇二十六首(其五)

波平如许,记不起、凉月空江何处。

抱膝船唇,天澹沲、不见一枝柔橹。

半臂生寒,好秋难卧,孤坐和谁语。

宦情如水,此时忘却今古。

几人明镜当头,肯来消受,者雁沙鸥屿。

恰忆归舟,酒醒对、蝉鬓添衣吟苦。

点点江山,十年脚底,燕赵秦吴楚。

满船凉月,问君载向何所。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词,由清代词人蒋士铨创作,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深沉思绪与感慨。

词的开篇“波平如许”,描绘了水面的平静,仿佛是大自然的一片宁静。接着,“记不起、凉月空江何处”一句,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空灵的意境之中。接下来的“抱膝船唇,天澹沲、不见一枝柔橹”,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诗人独自坐在船上,凝视着广阔天空与水面的孤独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寂寞与迷茫。

“半臂生寒,好秋难卧,孤坐和谁语”三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在美好的秋日里,诗人难以安眠,只能独自坐着,心中或许有着无尽的话语,却无人倾听。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深刻,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交流的情感。

“宦情如水,此时忘却今古”一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官场的纷扰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避,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几人明镜当头,肯来消受,者雁沙鸥屿”,则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能够理解自己心境之人的渴望。

“恰忆归舟,酒醒对、蝉鬓添衣吟苦”两句,诗人回忆起往昔的归舟之旅,酒醒后的孤独与愁苦,通过“蝉鬓添衣”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最后,“点点江山,十年脚底,燕赵秦吴楚”四句,诗人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回顾了自己走过的岁月与经历,表达了对历史与地域的感慨。而“满船凉月,问君载向何所”则以问句结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方向的不确定与探索。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与期待。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二十六首(其六)

中年丝竹,列金钗、十二司空见惯。

滴粉搓酥,兰气暖、月照一层烟幔。

元九堂前,歧王宅里,小梦年华换。

分司御史,座间偏解肠断。

吾人富贵何时,读书好色,事事堪长叹。

泪渍青衫,尘染鬓、镜里朱颜愁看。

饥便吹篪,悲来击缶,累汝樱桃粲。

狂歌无奈,清商为我低按。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二十六首(其七)

碧沼红阑,似西园、雅集玉山偕隐。

拂面凉阴,垂地绿、微漏几条天影。

万卷奇书,一枝翠盖,赢得荷筒饮。

衣冠洒落,人闲残暑消尽。

试问高柳谁栽,树犹如此,多少琅琊恨。

河朔风流,今已矣、画里须眉无准。

月榭飞觞,露台角伎,醉拥红妆寝。

酒阑人散,不知留得何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二十六首(其八)

纱巾挂壁,向南窗、高卧那知寒暑。

梦与古人,相伯仲、嘲戏何妨尔汝。

说鬼谈天,读书论剑,我意都无取。

扪图大噱,此中谁个堪语。

不妨落佩欹冠,解饮醇醪,亦足称豪举。

触热可怜,牛马侩、争买名园花墅。

巢燕绕飞,秋风又起,那得闲居处。

人生行乐,古今大抵如许。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二十六首(其九)

芳郊如掌,逐香风、穿过纵横林薄。

几处花畦,春烂漫、艳锦红毹争拓。

地列云霞,客俱蜂蝶,不减秦宫活。

馀脂剩馥,凭他燕子偷掠。

可惜香雾沾衣,浓阴拂面,好处无亭阁。

诘曲深廊,交鼓翠、那借松毛编缚。

佳日来稀,东邻见惯,岁岁开还落。

何郎旧识,漫题凡鸟相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