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代诗人韦骧的《弄水亭》,以清溪与翠巘的和谐之美为背景,构建了一座雄伟的亭子,巧妙地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诗中描绘了弄水亭的命名由来和登山留下的咏叹,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与人文的韵味。
首联“清溪翠巘两相宜,雄构峥嵘压贵池”,开篇即以清溪与翠巘的自然美景衬托出亭子的雄伟壮观,仿佛这亭子不仅仅是建筑,更是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象征。
颔联“弄水得名应有谓,登山留咏想同时”,进一步解释了亭子名称的由来,暗示着这里曾是人们嬉戏于水边、攀登高峰时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
颈联“角声北起秋云动,桥影西横晚照迟”,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景象,角声在北方响起,桥影在西方拉长,晚霞迟迟不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壮丽。
尾联“佳趣古今看不尽,前人遗美后人思”,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弄水亭及其背后故事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思考,引人深思。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弄水亭的美丽景色,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