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六十七)

黄鹤高楼又挞碎,我来无壁可题诗。

擎天铁柱终虚语,空累尚书两鬓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己亥杂诗(其六十七)》,由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黄鹤高楼又挞碎”,以黄鹤楼的破败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暗示曾经辉煌的事物终将消逝,给人以历史沧桑之感。次句“我来无壁可题诗”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无奈与感慨,似乎在说,即使有心留下自己的思考与情感,也找不到合适的载体或时机。

接着,“擎天铁柱终虚语”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的支柱比作“擎天铁柱”,但最终却是“虚语”,意味着那些支撑时代前进的力量,最终不过是空谈,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不匹配的无奈。

最后,“空累尚书两鬓丝”一句,通过描述一位老尚书因岁月流逝而两鬓斑白,却未能实现其理想抱负,表达了对那些为理想奋斗却最终徒劳无功的人们的同情与感慨。这里不仅体现了个人命运的无奈,也触及了社会变革中个体与时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代进步过程中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己亥杂诗(其六十八)

御屏丹笔记名新,天语殷殷到小臣。

九牧盛名吾岂敢,知非牛李党中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己亥杂诗(其六十九)

丹楼彩日画中看,初上鸾坡举步难。

劳动九重前席问,绣衣门外立天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己亥杂诗(其七十)

尧天到此日方中,万国强由法变通。

惊喜天颜微一笑,百年前亦与华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己亥杂诗(其七十一)

奉使虚闻结德车,却回无袖到长沙。

青鸾传到东皇信,又泛蓬莱八月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