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行花圃

习习春风软,迟迟春日暄。

生意遍宇宙,尽托青皇恩。

屏翳刚作恶,一夜如翻盆。

奔流万壑怒,比晓千山昏。

鸣鸠唤我起,杖屦行中园。

呼僮理僵仆,春事无半存。

蓬蒿增意气,兰药遭排根。

虽无桃李妍,却有桑麻繁。

万化相除谢,此理谁明论。

去去勿复辨,荣枯任乾坤。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和煦的春风轻柔,春日阳光温暖漫长。
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天地间,都托赖于春天的恩赐。
乌云突然作怪,夜晚如同翻倒的盆子般大雨倾盆。
湍急的水流在山谷间怒吼,拂晓时分千座山头都显得昏暗。
布谷鸟呼唤我醒来,我手持杖履漫步在园中。
唤来童仆处理杂乱,春天的美景已所剩无几。
杂草丛生增添了我的志气,兰花根部遭受摧残。
虽然没有桃花李花娇艳,但桑麻作物却繁茂生长。
万物生长交替,这个道理谁能详述?
不必再去分辨,繁荣与衰败由天地自然决定。

注释

习习:形容风轻轻吹过。
迟迟:形容阳光缓慢照射。
生意:生机,活力。
青皇:古代对春天的尊称。
屏翳:古代神话中的风雨之神。
奔流:急速流淌。
鸣鸠:布谷鸟。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散步。
僵仆:枯萎、凋零。
蓬蒿:野生草本植物。
兰药:兰花。
妍:美丽。
万化:万物变化。
荣枯:茂盛与衰败。
乾坤:天地,引申为大自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春天的景象,诗人黄公度在雨后的花圃中漫步。"习习春风软,迟迟春日暄",细腻地写出春风的柔和和春日的温暖。"生意遍宇宙,尽托青皇恩",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将这一切归功于春天的恩赐。

然而,"屏翳刚作恶,一夜如翻盆",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突如其来的暴雨,天地间仿佛被翻了个底朝天。"奔流万壑怒,比晓千山昏",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之大,山川为之变色。

尽管风雨交加,但诗人并未沮丧,"鸣鸠唤我起,杖屦行中园",他被鸟鸣唤醒,带着坚韧的心情在花圃中行走。"呼僮理僵仆,春事无半存",看到花木受损,但仍积极应对,试图恢复生机。

"蓬蒿增意气,兰药遭排根",诗人以蓬蒿和兰药遭受摧残,象征自己面对困境的坚韧与不屈。"虽无桃李妍,却有桑麻繁",虽然花朵凋零,但农作物依然繁茂,显示出生命的顽强。

最后,诗人感慨"万化相除谢,此理谁明论",世间万物新陈代谢,生死更替,这是自然规律,无需过多解释。"去去勿复辨,荣枯任乾坤",他选择接受这种变化,任由自然界的荣枯兴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雨后花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理解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四夜月下

地形纤似一尘微,影落银蟾有万几。

过去古愁从作缺,晚来边火霎成围。

秋虫趣织人逾懒,病羽摧颓妇退飞。

入户且添盘烛听,夜深红泪照罗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南来苦热戏作二首

农夫烈日夏畦耕,仙家九转丹灶成。

阿奴投烛婢翻羹,飞蛾赴焰鸡遭烹。

汤为池兮火为城,未如三伏南州行。

大旱赤地金将流,火炎昆冈玉石休。

六月王师万貔貅,丛坐毡帐袭重裘。

邻人延烧已焦头,未如三伏行南州。

形式: 古风

洪景卢赋素馨有遐陬不遇赏拔之叹戏作反之

不入东风桃李群,结根远在瘴江濆。

眼看南国添春色,天遣馀波及宝薰。

淡泊直疑梅失素,清幽欲与蕙争芬。

上林托足虽无地,犹有香名万里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癸亥秋行县夜寓下生院倦甚慨然有归欤之兴戏用壁间韵以盟泉石

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

青山得去且归去,谋生待足何时足。

林间招提金碧开,门外过客谁能来。

桂花落尽无人问,古墙秋径生青苔。

旧山泉石故应好,菟裘不营亦可老。

此身已与三径期,未分渊明迹如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