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呈子鱼吴参军

麻衣偏拂路歧尘,鬓改颜衰晓镜新。

上国好花愁里艳,故园芳树梦中春。

扁舟烟月思浮海,匹马关河倦问津。

七载干戈叹离别,绿杨莺语太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首联“麻衣偏拂路歧尘,鬓改颜衰晓镜新”运用对比手法,麻衣与路歧尘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世态炎凉,而“鬓改颜衰”与“晓镜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无情、容颜老去的无奈与哀愁。

颔联“上国好花愁里艳,故园芳树梦中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繁华的京城,好花虽美却在愁苦中绽放,而在梦中,故乡的树木在春日里繁花似锦,这既是对现实与梦境的对比,也是对故乡深切的怀念。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颈联“扁舟烟月思浮海,匹马关河倦问津”则将情感推向了更深层次。诗人想象自己乘着小船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上漂泊,或是骑着马穿越关山,疲惫地询问渡口,这些场景都充满了孤独与忧郁,反映了诗人对漂泊生活和远离家乡的无奈与疲惫。

尾联“七载干戈叹离别,绿杨莺语太伤神”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经历——七年战乱中的离别之痛,使得他对每一次离别都感到无比的哀伤。绿杨柳下的黄莺鸣叫,本是春天的美景,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触动心弦的哀歌,进一步强化了对离别和战争的悲痛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空间、亲情、友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1)

尹国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龙山呈吴子鱼先生

桃花开后杏花稀,客子来时燕子飞。

山郭数村芳草合,野篱三面乱峰围。

风尘歧路何年尽,破帽长裾此计非。

遥忆故乡归不得,白鸥春水掩柴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钟陵山居诗(其一)

人间变态薄于纱,端合归来卧碧霞。

老境病蝉藏翳叶,人生秋蝶寄浮槎。

风前细细飞松子,云外毵毵落桂花。

莫道道人咽沆瀣,岩边春雨种胡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钟陵山居诗(其二)

蛱蝶双双飞药畦,山禽饶语竹篱西。

一丛枸杞花初遍,五丫人参弃已齐。

翠竹林中香麝睡,紫荆枝上画眉啼。

乾峰昨夜疏疏雨,泛滥南池涨小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夜泊大滩

夜缆泊滩下,水村霜气凝。

枯查拾沙渚,爨火乞渔灯。

病客孤舟梦,寒江十月冰。

辞家今几日,黄帽是亲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