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观山

古寺隐山腹,苍苔行地衣。

岑寂少人迹,路才一线微。

问谁促公行,一句山谷诗。

閒来就汤沐,聊叩幽人扉。

相投一杯水,气味如曹溪。

兴尽即云返,重到还无期。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深山古寺的游历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古寺隐山腹,苍苔行地衣。"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幽静深远的场景,古老的寺庙隐藏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之中,而青苔覆盖着大地,就如同一层绿色的细腻布料。

"岑寂少人迹,路才一线微。" 山中的静谧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其他行者的存在,只有一条狭窄的小径可供通行,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探幽寻秘的意境。

"问谁促公行,一句山谷诗。" 这里诗人似乎在询问是谁催促他继续前行,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不舍,留恋于这片山谷之中。"一句山谷诗" 或许暗示着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情感寄托。

"閒来就汤沐,聊叩幽人扉。" 诗人闲适地来到某处,就像品尝着清淡甘甜的汤沐一般,并且轻敲幽静之人的门扉,这里的"閒来"与"聊叩"都透露出一份从容不迫的情怀。

"相投一杯水,气味如曹溪。" 诗人与山中隐者共饮一杯清泉,泉水的清冽甘美,如同传说中的曹溪之水,这里通过对比,形象地表达了泉水的美好。

"兴尽即云返,重到还无期。" 当诗人的兴致耗尽,他便随着云彩返回人间,而对于再次回到这片山谷,则没有确定的时日。这两句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任性天涯的情怀,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古寺和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涯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某种期待。

收录诗词(7)

杨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桐柏崇道观

深入黄庭景,徒思五滴泉。

青牛眠药坞,白鹿卧芝田。

浮世人空老,长生事宛然。

三尸飞不去,皆是自留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青城山

薄宦驱人太不情,好怀谁是与山亲。

胡为又作折腰去,三十六峰应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隆庆

坤地厚鳌背,艮山比犬牙。

云根生夜雨,石刃凑朝霞。

蜀国关防壮,巴山道路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县官伐木入烟萝,匠石须材尽日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