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招仙游馆构亭亭,万叠松寒晓日青。
玉局讲残春换劫,石台丹在草通灵。
红羊赤马悲沧海,白虎苍龙俨大庭。
为爱子乔笙鹤美,月凉时许夜深听。
这首元代袁桷的诗《张虚靖圜庵扁曰归鹤次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景象。诗人首先赞美了仙游馆中新建的亭子,它矗立在万叠松林之中,早晨的阳光透过松针,显得格外清冷。"玉局讲残春换劫"暗示着道教中的宇宙轮回观念,春天讲经完毕,似乎预示着新的轮回开始。
接下来,诗人提到石台上丹药的灵性,与周围的草木相映成趣,显示出道教修炼的氛围。"红羊赤马悲沧海"可能暗指历史变迁,用动物象征世事沧桑;"白虎苍龙俨大庭"则描绘出威严庄重的神兽形象,可能象征着天地秩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仙人子乔般的超凡生活的向往,期待在月凉之夜,静静地聆听笙鹤的美妙音乐,这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深深热爱。整首诗意境悠远,富有哲理,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教文化的独特感悟。
不详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故国王孙佩碧兰,春云凉月倚朱阑。
玉箫曲趁莺声转,金鼎香随蝶梦残。
碧沚波清堪把钓,黄尘风急倦弹冠。
外家文采唯君在,笑我冰髭跨晓鞍。
托钵千岩里,松花冻未开。
哀猿依讲席,饥鸟下生台。
潭影留云定,钟声送月回。
山中太古雪,为寄一瓢来。
郎身轻似江上篷,昨日南风今北风。
妾身重似七宝塔,南高峰对北高峰。
杨子江头风浪平,焦山寺里晚钟鸣。
炉烟已断灯花落,唤起山僧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