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庙

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

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

山下耕牛苦硗确,两角磨崖四蹄湿。

青刍半束长苦饥,仰看黄牛安可及。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与宗教活动场景,通过对比和细节刻画,展现了诗人苏轼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首句“江边石壁高无路”设定了一个幽深、险峻的环境,接着“上有黄牛不服箱”则生动地描绘出一头黄牛在山间自由自在地活动,不受约束。这里的黄牛不仅是景物的写实,也象征着一种脱离尘世纷扰的自由状态。

中间两句“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则转向宗教仪式的热闹场面。诗人通过对庙宇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民众的信仰生活和庆典氛围,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下层人民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

末尾两句“山下耕牛苦硗确,两角磨崖四蹄湿。青刍半束长苦饥,仰看黄牛安可及”则回到田园生活,通过对耕牛辛勤劳作和山羊觅食困难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农夫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中动物自由生存状态的一种向往。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通过对比和场景转换,传递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虾蟆背

蟆背似覆盂,蟆颐似偃月。

谓是月中蟆,开口吐月液。

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

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

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

禀受苦洁清,独与凡水隔。

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

形式: 古风

出峡

入峡喜巉岩,出峡爱平旷。

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

东西径千里,胜处颇屡访。

幽寻远无厌,高绝每先上。

前诗尚遗略,不录久恐忘。

忆从巫庙回,中路寒泉涨。

汲归真可爱,翠碧光满盎。

忽惊巫峡尾,岩腹有穿圹。

仰见天苍苍,石室开南向。

宣尼古庙宇,丛木作帏帐。

铁楯横半空,俯瞰不计丈。

古人谁架构,下有不测浪。

石窦见天囷,瓦棺悲古葬。

新滩阻风雪,村落去携杖。

亦到龙马溪,茅屋沽村酿。

玉虚悔不至,实为舟人诳。

闻道石最奇,寤寐见怪状。

峡山富奇伟,得一知几丧。

苦恨不知名,历历但想像。

今朝脱重险,楚水渺平荡。

鱼多客庖足,风顺行意王。

追思偶成篇,聊助舟人唱。

形式: 古风

游三游洞

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月]韵

游杭州山

山平村坞迷,野寺钟相荅。

晚阴云失莽,落日犹在塔。

行招两社僧,共步青山月。

送客渡石桥,迎客出林樾。

幽寻本真性,往事听徐说。

钱王方壮年,此邦事轻侠。

乡人鄙贫贱,异类识英杰。

立石像兴王,遗址今岌嶪。

功勋三吴定,富贵四海甲。

归来父老藏,崇高畏倾压。

诗人工讥病,此欲恣挑抉。

流传后世人,谈笑资口舌。

是非今已矣,兴废何仓卒。

持归问禅翁,笑指浮沤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