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游洞

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月]韵

翻译

冰冷的雨滴如雪般飘落,路面结冰使青苔变得滑溜。
我不怕带着被子在岩石底部过夜,山洞口云雾缭绕,深夜里没有月亮。

注释

冻:结冰。
霏霏:形容雨雪纷纷。
半成雪:像雪一样落下。
游人:旅行的人。
屦:鞋子。
苍苔:青苔。
滑:滑溜。
不辞:不怕。
携被:带着被子。
岩底:岩石底部。
洞口:山洞口。
云深:云雾浓厚。
夜无月:深夜没有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游历山洞的画面。"冻雨霏霏半成雪"一句,通过对雨雪交加天气的生动描述,营造出一种寒冷而神秘的氛围。"游人屦冻苍苔滑"则表达了行走在湿滑苔藓之上的不易与困难。

诗人在此环境中,不仅没有怨言,反而选择了一个岩石底部作为休憩之所。"不辞携被岩底眠"展现了他对自然的顺应和放松的心态,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洞口云深夜无月"则描绘出洞外云雾缭绕,夜晚缺乏月光的景象。这里的"云深"和"夜无月"共同塑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感的夜晚情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时的心境与体验,以及他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与融入。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游杭州山

山平村坞迷,野寺钟相荅。

晚阴云失莽,落日犹在塔。

行招两社僧,共步青山月。

送客渡石桥,迎客出林樾。

幽寻本真性,往事听徐说。

钱王方壮年,此邦事轻侠。

乡人鄙贫贱,异类识英杰。

立石像兴王,遗址今岌嶪。

功勋三吴定,富贵四海甲。

归来父老藏,崇高畏倾压。

诗人工讥病,此欲恣挑抉。

流传后世人,谈笑资口舌。

是非今已矣,兴废何仓卒。

持归问禅翁,笑指浮沤没。

形式: 古风

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于洞之石壁,明日至峡州,吏又至,意若未足,乃复以此诗授之

一径绕山翠,萦纡去似蛇。

忽惊溪水急,争看洞门呀。

滑磴攀秋蔓,飞桥踏古槎。

三扉迎北吹,一穴向西斜。

叹息烟云老,追思岁月遐。

唐人昔未到,古俗此为家。

洞煖无风雪,山深富鹿豭。

相逢衣尽草,环坐髻应髽。

灶突依岩黑,樽罍就石洼。

洪荒无传记,想像在羲娲。

此事今安有,遗踪我独嗟。

山翁劝留句,强为写槎牙。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寄题清溪寺

口舌安足恃,韩非死说难。

自知不可用,鬼谷乃真奸。

遗书今未亡,小数不足观。

秦、仪固新学,见利不知患。

嗟时无桓、文,使彼二子颠。

死败无足怪,夫子固使然。

君看巧更穷,不若愚自安。

遗宫若有神,颔首然吾言。

形式: 古风

留题峡州甘泉寺

轻舟横江来,吊古悲纯孝。

逶迤寻远迹,婉娈见遗貌。

清泉不可挹,涸尽空石窖。

古人飘何之,惟有风竹闹。

行行玩村落,户户悬网罩。

民风坦和平,开户夜无钞。

丛林富笋茹,平野绝虎豹。

嗟哉此乐乡,毋乃姜子教。

形式: 古风 押[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