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舟初别岸,一雨送斜风。
点点圆生晕,声声碎打篷。
云山交惨淡,烟树远冥濛。
有客披蓑坐,凭谁作画工。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郭印在舟中经历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景。首句"小舟初别岸",写出了船刚刚离开岸边的情境,暗示了旅程的开始。"一雨送斜风",通过雨和斜风的组合,传达出天气变化和行舟的不适感。
"点点圆生晕,声声碎打篷",生动地描绘了雨滴落在水面和船篷上的景象,雨点如圆晕般扩散,声音则断断续续,显得雨势不小。"云山交惨淡,烟树远冥濛",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景色,云雾缭绕,远处的山峦和树木模糊不清,营造出一种阴郁而迷蒙的氛围。
最后两句"有客披蓑坐,凭谁作画工",诗人以客自况,身披蓑衣静坐舟中,感叹这样的画面如果有人能画出来,那必然是技艺高超的画师。此句寓含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艺术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中遇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对艺术的向往。
不详
高台垂四顾,遗冢阅千年。
烟树孤城外,云山落照边。
峥嵘馀巨石,惨淡接平川。
往事谁能说,凭栏一怅然。
地豁天开眼界宽,两山相对列巑岏。
多情烟树连村暗,不事沙鸥照水寒。
立马踌躇饶野兴,抗尘奔走尚粗官。
归来准拟江湖计,不负蓑衣与钓竿。
摄职临兹邑,于今五十年。
吏胥都往矣,井邑尚依然。
指目身曾见,谈论口但传。
人情犹可喜,能不为留连。
小房藏曲折,客至不应门。
种竹无多地,分兰却数盆。
禅心初默契,道学更深论。
世路悲流浪,因君一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