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君山值大风

泛泛古城隅,中流极凝睇。

击楫时奋昂,十已六七际。

风伯何飘摇,阴云极排翳。

白日将无光,飞沙触人眦。

浊浪抛几寻,船欹柁难捩。

吁嗟湘君祠,咫尺不可济。

重华去已远,即此亦云契。

悠悠百世心,瞻望增泗涕。

事变难预防,对面成乖戾。

风乎无太劳,天道终开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君山时遭遇大风的场景,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雄伟与不可预测性,以及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奈。

首句“泛泛古城隅,中流极凝睇”描绘了诗人乘舟于古城边缘的河流上,目光凝视着前方,预示着即将面临的挑战。接着“击楫时奋昂,十已六七际”描述了诗人奋力划桨,试图对抗风浪的情景,但似乎已经处于不利的境地。

“风伯何飘摇,阴云极排翳”形象地描绘了风的狂暴和乌云密布的天空,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大风。接下来的“白日将无光,飞沙触人眦”则进一步强调了风力之强,连白昼都变得昏暗,飞沙直扑人眼,让人感到极度不适。

“浊浪抛几寻,船欹柁难捩”生动地描绘了风浪之大,使得波涛汹涌,船只摇晃,舵手难以控制方向。这一系列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自身能力的质疑。

“吁嗟湘君祠,咫尺不可济”表达了诗人面对无法逾越的障碍时的无奈和叹息,湘君祠象征着希望和信仰,但在大风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接下来的“重华去已远,即此亦云契”则通过历史人物重华(即唐尧)的典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即使在困难面前,也应保持内心的坚定。

“悠悠百世心,瞻望增泗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忧虑,泪水不仅是因为眼前的困境,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事变难预防,对面成乖戾。风乎无太劳,天道终开霁”总结了人生的不确定性,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应过于劳累,相信最终会有转机和光明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困难时的内心挣扎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115)

陈洪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赴召荆南道中偶成

通宵雨不歇,及晨乃微晴。

轻阴散天末,风细沙堤平。

扬旌上官道,白露犹纵横。

前驱夹弓弩,矛戟何光明。

鼓角厉音响,健马还嘶鸣。

趋召靡敢后,稽首瞻神京。

岂不惜衰朽,殊恩难荷承。

朴忠固有素,勉旃惟兹行。

形式: 古风

宿赵州

晓发内丘县,暮投鄗城馆。

天寒霜满林,路修日云短。

灯火已深更,虚堂月华满。

隐几欲无言,小酌银缸浅。

岂不惜衰颓,君命义难缓。

明朝又栾城,应钟月初浣。

形式: 古风

真定值雪有感

孟冬才初旬,飞雪遽如是。

微闻夜窗鸣,及晨忽盈砌。

古树垂寒枝,亚亚琼瑶缀。

烟霭如云屯,咫尺迷城市。

须臾风怒号,入面劲如刺。

仆夫声嗷嗷,兹惟凶荒岁。

枵腹巳连朝,鹑衣近复敝。

沟壑死不免,冻馁何足计。

吾闻心恻然,此地人多累。

南方当此时,和煦如春气。

辛勤事耰锄,衣食亦不匮。

虽遇水旱年,仓庾犹有备。

今我过诸州,亦闻发赈济。

贫者未沾粟,富者已盈笥。

从来救荒难,十百才一二。

勖哉诸有司,辑宁尚加意。

形式: 古风

望君山和二山中丞韵

棹歌动云表,波光荡斜阳。

一碧馀万顷,心目共徜徉。

浮萍露水面,远睇萦寸肠。

丛林集重翳,兰芷扬馀芳。

路疑蓬岛隔,地引银河长。

古祠委丘莽,瓣香无由将。

翠华去不返,涕痕留疏篁。

此念贯今古,麟囿兼凤冈。

亨嘉本难再,人事多䲭张。

眷言忧乐怀,哲士空自伤。

春深树影合,绿叶繁桄榔。

临风更兴叹,浮世非真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