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母篇为萧山令沈广乘年兄赋

女霜五月流空槛,碧海无波白日敛。

赎得遗编苦教儿,泪作笔花血作点。

头白眼酸轲名立,部疏得报温纶及。

转将深痛畏儿知,当面堆欢背面泣。

湘湖水白萧山青,花光云片满公庭。

惭无一钱将供母,闭门亲写法王经。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沈母篇》是明代诗人袁宏道为萧山令沈广乘年兄所作,以歌颂沈母之德行与教子之功。开篇“女霜五月流空槛,碧海无波白日敛”,描绘了沈母在五月时节,如同霜降般清冷,她的心境如碧海无波,白日敛去,隐喻其内心的平静与深沉。

“赎得遗编苦教儿,泪作笔花血作点”两句,表达了沈母对书籍的珍视和对子女教育的执着。她不惜代价获取古籍,亲自教导孩子,泪水化为笔下的花朵,血液凝成字句,生动展现了她对知识传承的热爱与牺牲精神。

“头白眼酸轲名立,部疏得报温纶及”则描述了沈母年老体衰,但仍坚持教书育人,她的名字因此而立,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敬。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家庭得以报答朝廷的恩典。

“转将深痛畏儿知,当面堆欢背面泣”揭示了沈母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她将对子女的爱与担忧藏于心底,表面上总是笑容满面,但背后却常常默默流泪,体现了母亲的伟大与无私。

最后,“湘湖水白萧山青,花光云片满公庭。惭无一钱将供母,闭门亲写法王经”描绘了沈母生活的环境与她对佛法的追求。她生活在山水环绕的环境中,内心充满宁静与祥和。尽管自己生活简朴,但她愿意闭门静心,亲手抄写佛经,以此来供养母亲,表达对母亲的孝顺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沈母坚韧不拔、慈爱深沉的形象,以及她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对佛法的虔诚,是一首赞美母亲伟大品德的佳作。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过云栖见连池上人有狗丑韭酒纽诗戏作(其一)

钱塘江上云如狗,一片顽石露粗丑。

苦竹丛丛本岭烟,毛松落落千行韭。

道旁时榜赵州茶,室中不戒声闻酒。

更问如之与如何,便是颈上重加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过云栖见连池上人有狗丑韭酒纽诗戏作(其二)

少年曾盗子胡狗,父母不容亲戚丑。

每到僧房索布衣,更向佛头种葱韭。

读书十年未识字,持戒三生不断酒。

恁有一般可笑人,逢著师尼便解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题潘生小像生嗜酒时将别

潘生肉颊权微起,面貌长在酒杯里。

何人倾出酒波来,洒向溪藤五尺纸。

忆昨逢君黄山道,窄帽单衫立深草。

江上追随又一年,缸面瓮头几回倒。

殷勤留取箧中身,别后看谁先瘦老。

形式: 古风

漂母祠

刘宗火冷寒灰灭,浣衣墩上蘋花热。

一饭王孙直许钱,消得鸾刀几回血。

荒街日夜走黄尘,西风酸断石麒麟。

笑他白手女天子,不及沙头愚妇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