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日冥迷醉梦中,醒来衣袖裹春风。
杜鹃未歇鸟声碎,芍药已开花信空。
差胜跨驴愁杜老,尽教骑马笑山公。
卑官安得金貂换,尚有杖头三百铜。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名为《醉闻杜宇》。从艺术风格和意境来看,此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与生活态度。
"几日冥迷醉梦中,醒来衣袖裹春风。"
此两句描绘了一种恍惚间、醉生梦死的生活状态。诗人长时间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之中,醒来时,却发现自己的衣袖里竟然蕴含了春日的和风。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杜鹃未歇鸟声碎,芍药已开花信空。"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悲凉的情感。杜鹃(即杜宇,指的是一种早晨叫得最早的鸟)尚未停止它的歌唱,而芍药花则已经开放,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一种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哲思。
"差胜跨驴愁杜老,尽教骑马笑山公。"
这一对比手法极为鲜明。诗人通过自己与杜甫(杜老)的比较,表达了对生活的不同态度。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胸怀著称。而这里的“愁杜老”则可能暗指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忧虑;而“笑山公”则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超脱的心态。
"卑官安得金貂换,尚有杖头三百铜。"
此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尽管官职微薄,但诗人却能够通过一些物质上的满足(如金貂)来获得心灵的安慰。同时,"尚有杖头三百铜"则透露出一种生活上的自得其乐,虽然财物不多,但也足以支撑起一份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在困顿中寻找精神寄托和内心平衡的过程。它不仅反映了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多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自然之境的深切感悟和艺术追求。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家家酒似池,日日醉如泥。
海燕聊为客,杜鹃何苦啼。
狂那知帽落,归不为花迷。
信笔成诗句,苔笺小草题。
清狂歌窈窕,微醉困瞢腾。
酒薄多疑水,官閒一似僧。
已知灯即火,不愿谷为陵。
百事俱能了,惟馀饮未能。
客居真易过,凡事不如仪。
惟有閒寻睡,浑无趣作诗。
晚晴行数步,日午酌三卮。
系马庭阶下,人多借去骑。
金渊醇酒贱,足可醉亡何。
日觉醒时少,其如饮不多。
人生间调笑,俗事暗消磨。
此意神仙会,山童亦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