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白门叶广生过登鳞山

山门环水对斜晖,有客迢遥慕翠微。

残暑酷无侵石室,新秋凉已掠渔矶。

行歌青鸟疑相和,施食红鱼去复依。

愧有野情收不得,葛巾芒屦礼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一位客人在山门环水的环境中,面对斜晖,心慕翠微之景的情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联“山门环水对斜晖,有客迢遥慕翠微。”开篇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山门与流水相对,夕阳余晖洒落其间,远处的客人因向往那片翠绿的山色而心驰神往。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也暗示了人物的情感状态。

颔联“残暑酷无侵石室,新秋凉已掠渔矶。”转而描写山中石室的清凉与新秋初至时渔矶上的凉意。通过对比残暑与新秋的温度变化,突出了季节更替的微妙感受,同时也为后文的活动提供了背景。

颈联“行歌青鸟疑相和,施食红鱼去复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客人在山间行走,歌声与远处的青鸟声似乎相互应和,增添了几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施食红鱼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尾联“愧有野情收不得,葛巾芒屦礼常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融入自然、保持朴素生活状态的自谦之情。葛巾芒屦是古代文人追求简朴生活的象征,诗人虽有此情,却难以始终如一地践行,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自我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初秋山林中的静美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鳞山秋思

山馆初寒陨夜霜,径边残菊剩丹黄。

石塘鱼躣欢明月,水槛鸦啼眷白杨。

一壑已甘贫亦足,故园翻是老难忘。

千峰路邈寻津寡,小洞三珠只自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处暑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

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山市每欺沽酒近,岩居深德种桃先。

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寿梁绪仲

朱明著录已忘年,误向人间未肯还。

杖策昔曾干世主,悬壶安许识神仙。

争知易外皆穷理,自爱书成不厌玄。

空忆壮年驱马日,桑田沧海又桑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三山同方神生登乌石园亭

石门萝薜绝纤埃,幽客春逢破碧苔。

不信人间通紫府,岂知仙梦到瑶台。

疏林寂响窥饥鼠,斜照无声见落梅。

用向花前拼一醉,红尘牵去几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