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三首(其三)

止酒谁言惨不欢,我看人醉亦陶然,莫将醒醉作方圆。

独把空杯原有味,须知天籁本无弦,泉明应识长公贤。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沙三首(其三)》由刘永济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以酒为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感悟。

首句“止酒谁言惨不欢”,开篇即以反问形式,提出饮酒与否并非绝对的悲喜之分,引出对饮酒态度的思考。接着“我看人醉亦陶然”一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描述他人醉酒时的陶然自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状态的认同和欣赏。“莫将醒醉作方圆”,则进一步强调了对人生状态的包容与理解,认为不应将清醒与醉酒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存在,而应视其为人生旅途中的不同风景。

“独把空杯原有味”,诗人通过个人体验,指出即使在空杯中也能品味到生活的真谛,寓意着即使在看似无物的状态下,也能找到内心的满足与乐趣。“须知天籁本无弦”,这一句借自然界的声音(天籁)来比喻人生的美好,指出真正的美好并不依赖于外在的形式或规则,而是源于内心的感受。“泉明应识长公贤”,最后以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为例,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推崇,认为真正的贤者能够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简单中领悟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酒这一日常现象的反思,探讨了人生、自然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阮郎归

春风换梦一番番,愁来如玉环。

听鹃才罢又听蝉,天涯山外山。

苓窃帝,触吞蛮,荒唐天对难。

一波旋过一波连,云沙鸥自闲。

形式:

喜迁莺.香港陷落数月,始闻寅恪脱自贼中,将取道桂黔入蜀,已约乃弟致书,劝其来乐山讲学,词以坚之

鲛尘掀户。又惊起乍宿,南云双羽。

委地蛮花,飐空腥浪,轻换翠歌珠舞。

漫省荡愁山海,曾是谁家丸土!

断肠事,剩闲鸥三两,苍波无语。知否?

人正在,野水荒湾,灯底相思苦。

万驿千程,乱烽残戍,归梦去来何处?

未了十洲零劫,休问寒灰今古。

雁绳远、怕玉珰俊约,欲成还阻。

形式:

虞美人

髡林平楚迷烟陌,水上荒荒日。

登临莫自怨凋残,一角芜城犹得望中原。

何时马角乌头白,镜誓年年惜。

便凭啼雁诉情衷,未必画楼知道有秋风?

形式:

诉衷情.偕家人步出西城,至露济寺苗圃看菊二首(其一)

寥天鸿断水痕收,霜气淡林邱。

重云未成晴意,翻作可怜秋。

闷怀抱,散无由,且嬉游。

寒花丛筱,稚子山妻,半日淹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