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秋雨

闵馆清深,巧云迷散。丝丝不断如春线。

伤心无奈急回风,枝枝暗落无人见。

香稻低天,芙蓉疏岸。离离又湿江南雁。

芭蕉清听历空阶,情人似隔潇湘远。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秋雨》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雨中的凄美景象。

“闵馆清深,巧云迷散。”开篇即以“闵馆”点明地点,暗示一种哀愁氛围。“清深”二字渲染出环境的幽静与孤寂,“巧云迷散”则以云彩的消逝象征情感的模糊与失落。

“丝丝不断如春线。”将秋雨比作春日的细线,既表现了雨的绵长,也暗示了情感的连绵不绝,尽管季节更迭,情感却依旧如初。

“伤心无奈急回风,枝枝暗落无人见。”急风骤起,无情地吹落了枝头的果实,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无人见证的落果,仿佛是无人理解的悲伤。

“香稻低天,芙蓉疏岸。”稻谷香气弥漫,与天空相接,芙蓉花稀疏地点缀在岸边,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画面。稻香与花香交织,既是自然之美,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感慨。

“离离又湿江南雁。”江南的雁群在雨中飞行,它们的翅膀沾湿了雨水,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芭蕉清听历空阶,情人似隔潇湘远。”芭蕉叶在空阶上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而“情人似隔潇湘远”,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距离仿佛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秋雨之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和对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35)

李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字:舒章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子规

花岛沉红,香溪绿染。无端啼破斜阳岸。

王孙春草遍天涯,凭君一语频频唤。

五月江深,三更月半。相思一夜惊千遍。

有情莫向异乡啼,飞归巫峡何曾远。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小重山.咏别

江浦潮生紫楝花。垂杨移素艇、暮云遮。

真珠小泪滴窗纱。春山蹙,楼外欲栖鸦。

犹记鬓云斜。枕痕红润玉、笼朝霞。

自从相送六萌车。金跳脱,松似那时些。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除夕

楼上低垂翡翠帘。玉钩红袖内、隐春纤。

绣额初教彩燕添。梅信早,点检鬓云边。

香幕水沉烟。灯花凝绛蜡、不成眠。

明朝春色上眉尖。须好梦、随意卜金钿。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临江仙.春潮

一曲画桥春水急,绿帆远挂斜阳。

谁家艇子近垂杨。杏花新雨后,初浴两鸳鸯。

暮暮朝朝来信准,教人无奈横塘。

新愁恰与此平量。惯随明月上,更弄柳丝长。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