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春风袅娜·江楼》由清代诗人王允持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山画卷,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开篇“向江山佳处,结个层楼”,诗人选择在江山美景之中,构筑一座高楼,以此为视角,俯瞰自然的壮丽与辽阔。接下来“凌碧落,俯沧州”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楼阁之高,仿佛凌驾于天际,俯瞰沧海,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豪迈气概。
“倚危阑,弥望烟涛无际,滔滔东注。”诗人站在高楼的栏杆前,眺望无边的烟波浩渺,江水滚滚向东流去,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长河。
“千古安流。吊罢湘灵,歌残楚些,横笛何人更上头。”诗人追忆历史,缅怀湘水之神湘灵,吟唱楚辞中的哀歌,吹奏横笛,似乎在寻找共鸣之人,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怀念。
“情到片云多入梦,悲来香草亦生愁。”情感深沉,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片云、香草之上,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难以摆脱内心的愁绪。
“笑我一行作客,五湖三泖,闲风月,零落谁收。”诗人自嘲自己如同行客,漂泊于五湖三泖之间,享受着闲适的风月,但最终归宿何处,无人知晓,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无奈。
“诗社长,酒泉候,时乎不再,老矣焉求。”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共同饮酒赋诗,但时光不待人,年华易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忧虑。
“无业堪消,维摩十笏,有钱可买,陶岘三舟。”诗人以古代高士维摩诘和陶潜为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逃避。
“寄声鸥鸟,道倦游司马,归来早晚,同泛清秋。”诗人通过与鸥鸟的对话,表达了对司马相如的羡慕,希望有一天能像他一样,远离尘嚣,与友人一同在清秋时节泛舟江上,享受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