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夫行

瘴气蒸成万峰赤,悬崖洒遍猩血色。

深箐万古无人行,只今道路开荆棘。

路在千山万山中,壑深无底涵虚空。

藤萝尚带洪荒气,炮火横施开凿工。

开凿未已驱人上,征夫前泣后夫望。

手足作车尻作轮,狞雨盲风催转饷。

热气烁人成乳饴,冷气中人成僵尸。

毒湿渍人为腐脾。

天惊地塌雷霆起,复有破石堕空糜躯肌。

昔日中华全盛时,讨番役人人不知。

黄金布地士争赴,岂似今日驱人供熊罴。

兵卒三千夫十万,中央南北搜罗遍。

弱者输赀壮输身,迭番践更急于电。

闻道溪中产水晶,复企山中生金英。

可怜膏血换空地,一寸茸茸原野万骨撑。

长林一过无日暧,危峰再去有冰块。

五月穿裘困雪山,万夫痛涕至天晦。

问渠于此何不逃,渠言无处匿蓬蒿。

商鞅保甲诛连坐,惠卿手实吹毫毛。

呜呼,闾阎何事求安堵,此间法比连环弩。

吉网罗钳匪所思,虎苛蛇敛不堪睹。

相逢尽觉无人形,山头日作青燐青。

莫怨灾星散平地,试看炮雨穿林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役夫行》由清代诗人洪繻创作,深刻描绘了古代劳役之苦与社会现实的残酷。诗中以“瘴气”、“悬崖”、“深箐”等自然景观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压抑、艰苦的氛围,象征着劳役者的生存环境。

首句“瘴气蒸成万峰赤”,以“瘴气”象征劳役环境的恶劣,万峰赤红则暗示劳役者在艰苦环境中挣扎求存的状态。接着,“悬崖洒遍猩血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血腥与痛苦的意象,猩血色的悬崖仿佛是劳役者鲜血的象征。

“深箐万古无人行,只今道路开荆棘”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突出了劳役者开辟道路的艰难与牺牲。接下来的“路在千山万山中,壑深无底涵虚空”则描绘了道路的险峻与遥远,以及劳役者面对的无尽挑战。

“藤萝尚带洪荒气,炮火横施开凿工”两句,将自然与人工的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原始力量,也揭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艰辛与必要性。

“开凿未已驱人上,征夫前泣后夫望”描绘了劳役者在艰苦条件下不断前行的场景,前人哭泣,后人期盼,表现了劳役者的悲惨命运和对未来的渺茫希望。

“手足作车尻作轮,狞雨盲风催转饷”形象地描述了劳役者在极端天气下运送物资的艰难,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无奈与抗争。

“热气烁人成乳饴,冷气中人成僵尸。毒湿渍人为腐脾”几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劳役者在极端环境下遭受的痛苦,从身体到精神都经历了极大的摧残。

“天惊地塌雷霆起,复有破石堕空糜躯肌”则以自然界的灾难象征劳役者生命受到的威胁,进一步强调了劳役的残酷。

“昔日中华全盛时,讨番役人人不知”与“兵卒三千夫十万,中央南北搜罗遍”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劳役制度的起源与广泛实施,以及它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消耗。

“弱者输赀壮输身,迭番践更急于电”表现了劳役制度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压迫,以及其执行的迅速与无情。

“闻道溪中产水晶,复企山中生金英”暗示了劳役者付出的代价与得到的回报之间的巨大反差,他们的努力往往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贪婪。

“可怜膏血换空地,一寸茸茸原野万骨撑”表达了对劳役者牺牲的同情与哀悼,他们用生命换取的只是荒芜的土地。

“长林一过无日暧,危峰再去有冰块”描绘了劳役者在极端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寒冷与危险。

“五月穿裘困雪山,万夫痛涕至天晦”表现了劳役者在恶劣气候下的痛苦与绝望,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恐惧。

“问渠于此何不逃,渠言无处匿蓬蒿”揭示了劳役者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无助,他们找不到逃避的出路。

“商鞅保甲诛连坐,惠卿手实吹毫毛”引用历史典故,讽刺了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而采取的严酷手段。

“吉网罗钳匪所思,虎苛蛇敛不堪睹”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法律制度的不满,以及对统治者压迫行为的谴责。

“相逢尽觉无人形,山头日作青燐青”描绘了劳役者在长期苦难中的变形与扭曲,以及他们对自由与尊严的渴望。

“莫怨灾星散平地,试看炮雨穿林冥”最后两句,以自然现象比喻社会现象,表达了对劳役制度及其后果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社会公正与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劳役者生活境遇的描绘,深刻揭露了古代社会的不公与残酷,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呼唤。

收录诗词(457)

洪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剿番行

山獠穷居深山中,亘古不与秦人通。

重重叠嶂云烟阻,缈缈危峦霜雪封。

生聚虽如三僰众,杀锋未似五溪凶。

如何下策用火攻,西海直侵东海东。

不比牂牁下庄蹻,岂同巴蜀通唐蒙。

忆昔汉家天子诏,划将瓯脱为边徼。

侏离有语安耕猎,烽燧无熇封岭峤。

南北輴蛮虽棱威,中央靡草未原燎。

长与深林养鹿茸,何事将军誇◆鹞。

乃今穷兵踏◆◆,炮火所飞狐狸叫。

重崖阴阴无日曜,滚滚溪流石陡峭。

暑寒不时风叫窱,冰块纷纷随潦漂。

役夫开道身虺隤,兵士重毡镜远眺。

酒保技师收厚利,台人号咷倭人笑。

台人久作釜中鱼,生番熟番奚安居。

耕地一蹂无秸粒,山庐一火无籧篨。

番人逃窜成猿狙,山中来往随豪猪。

可怜千炮深箐溜,顿使三危众骨菹。

回视番巢万蚁垤,一朝如蚁遭扫穴。

白石苔封苦役骸,青山瀑泻藤猺血。

花莲港与合欢山,两军遥举互包截。

东西战队未双连,南北挽输劳九折。

寄言番妇莫冤啼,嗟我周黎亦靡孑。

形式: 古风

剧新百一诗

新政言难罄,聊为举一隅。

岂能鱼漏网,长觉雉离罦。

天地空亭毒,江山等弃繻。

闾阎虚盖藏,郊邑伏萑苻。

律例繁兼猛,生谋有若无。

千方图悉索,百末责均输。

抑勒将刑迫,吹求藉势驱。

削朘吞弱肉,征榷尽锱铢。

铸鼎欺编户,怀琛罪匹夫。

明徵同冠夺,暗取似穿窬。

豢吏专苛敛,供军厉急需。

虞衡山作贡,盐府海为枯。

酒务重重酤,糖园处处租。

一朝开市里,万井变官途。

金币难三品,权量锢五都。

风云惊发号,雷火骇严符。

暮令朝旋改,前科后顿殊。

衣冠皆獶杂,逻视总貔貙。

侦伺穷幽隐,公私肆觊觎。

死亡因细薄,陷溺在须臾。

日日遭鞭挞,家家苦役徒。

深文真刻酷,善政益模糊。

检疫寒侵骨,焚尸痛切肤。

牛羊登册籍,鸡犬禁逃逋。

灾害伊谁恤,烦冤底处呼。

秉威官长暴,立宪下民愚。

黑界盆中戴,黎元几上屠。

锄夷难苟免,波累惨追捕。

连坐商鞅重,坑降白起粗。

杀机深北鄙,种类落东胡。

耆旧沦舆皂,农工比隶奴。

低徊思曩昔,彷佛隔黄虞。

形式: 排律

见台湾保甲连坐法感题

商鞅死后无罪魁,今见东邦炀死灰。

秦法每甘骈戮尽,苗刑又见罚锾来。

朱儒处处埋坑坎,乌鬼家家养祸胎。

竟岛拌将人物敝,鸡栖连栅不须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到澎湖境

舟人告我水中沚,青青一点小于米。

此是澎湖西屿头,好向望楼遥瞪视。

七更洋走十二时,白鸟翻飞冁然喜。

渔火星星渐渐明,到境不过三十里。

风微卸席下橹摇,齐心协力力足恃。

引縆探浅复量深,恐防沙线与礁址。

大船进港本来难,恰值今宵好潮水。

四角仔,金龟觜,港口如门屹山峙。

纷纷吏役欢相迎,红纱夹岸笼灯俟。

连日惊心千尺涛,足踏实地乐无比。

从容就馆谒诸生,殷勤问俗挈大指。

一十三澳民颇惇,浇漓只有妈宫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