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少保(其二)

早被儒冠误,依稀老更侵。

科名数行泪,岐路一生心。

自惜亡猿木,谁怜跃冶金。

使无钟鼎志,何地可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早就被儒家的学问耽误了,岁月模糊中仿佛更加苍老。
为了科举功名,我流下了多少泪水,一生的道路上满是歧途与抉择。
我惋惜自己如同失去的猿猴,失去了在森林中的自由,无人怜悯我的才华。
假如没有追求功名的心,何处才能找到像山林一样宁静的生活呢?

注释

儒冠:儒家的帽子,这里指代儒家的学问和科举制度。
依稀:模糊不清,隐约。
老更侵:岁月更加侵蚀(衰老)。
科名:科举考试的名次或资格。
岐路:岔路口,比喻人生的抉择。
一生心:一生的心血和追求。
亡猿木:比喻失去自由或才华不再的自己。
钟鼎志:追求显赫地位和名声的心愿。
山林:隐居的地方,象征远离尘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刘过的作品,名为《上周少保(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忧郁和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

"早被儒冠误,依稀老更侵。"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期盲目追求功名利禄的悔恨,以及对时间飞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儒冠"指的是士大夫的帽子,代表着读书仕途;"依稀老更侵"则是说时间像潮水一样,不断地侵蚀着人的生命。

"科名数行泪,岐路一生心。"

诗人通过这两句抒发了考试得失带来的悲欢离合,以及对朋友和亲情的深厚思念。"科名"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功名;"数行泪"说明每次考试都伴随着泪水;"岐路一生心"则是说在人生的岔路口,内心充满了对亲人的牵挂。

"自惜亡猿木,谁怜跃冶金。"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被赏识的哀叹,以及对那些得以施展才能的人的羡慕。"亡猿木"比喻自己的才华已失;"跃冶金"则是说别人如同跳跃在金光灿烂的舞台上,得到众人的赞赏。

"使无钟鼎志,何地可山林。"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钟鼎"象征着官职和权力;"无钟鼎志"说明诗人已经放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何地可山林"则是说在哪个地方才能找到那份宁静的生活,远离尘嚣。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上周少保(其一)

游戏公孤了,归来不爱名。

昌黎前进士,司马老先生。

有节花宜晚,无波水自平。

翳云遮不得,南极益精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上范秘监(其二)

畴昔经行路,黄山更一过。

天涯知己少,岁晚客愁多。

路断车生角,冰坚水不波。

使君森画戟,闻此盍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上范秘监(其一)

郡大当涂古,分符得少蓬。

威如乌府在,令与绣衣同。

铃阁紬书外,花村卖剑中。

少需抚摩意,来作玉堂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上金陵章侍郎(其一)

龙虎东西两踞盘,帝教弹压此山川。

风行魏蜀三分国,浪静江淮万里天。

半壁旌旗佳丽地,十州鼓角郁葱边。

便当击楫中流誓,莫使鞭为祖逖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