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翻译

杜鹃声声,又来向人们报道春时光景即将逝去。惜春人更是想将那残花折下,挽留点点春意。不料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风暴突袭。看那庭中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随风飞絮如飘雪。
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心中极致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天不会老去,爱情也永远不会断绝。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

注释

鶗鴂:即子规、杜鹃。
芳菲:花草,亦指春时光景。
永丰柳:唐时洛阳永丰坊西南角荒园中有垂柳一株被冷落,白居易赋《杨柳枝词》"永丰东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以喻家妓小蛮。
后传入乐府,因以“永丰柳”泛指园柳,喻孤寂无靠的女子。
花飞雪:指柳絮。
把:持,握。
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各弦中最细,故称。
亦泛指短弦、小弦。
凝残月:一作“孤灯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张先的《千秋岁》。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情感深度和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无限眷恋。

“数声鶗鴂”开头,便捕捉了初春时分,鸟鸣交织的声音,充满生机与活力。接着,“又报芳菲歇”,更是透露了词人对春天美好的追忆和留恋之情。

“惜春更把残红折”则表达了一种珍惜春光的意境,似乎在说,即便时间已经过去,也要尽力去捕捉那些即将消逝的美好。这种对美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中的自然景象描写,将春天细腻的变化呈现给读者,让人仿佛能闻到湿润空气中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同时,梅子的成熟也暗示了春意渐浓。

“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则描绘了一幅无人问津、柳絮纷飞的画面,这里的“花雪”既可以指柳絮,也可能是对春天景象的一种比喻,表达了词人独自徜徉在这如梦似幻的春日中,对美好时光的深切留恋。

接下来的“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似乎是词人对某种情感的抒发,或许是在表达对往昔点滴回忆的无限思念和不忍心去触碰那些已经成为过去的情感。

最后,“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则是词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写照。这里的“天不老”或许暗指时间的永恒,而“情难绝”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的无法割舍的心情。“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更是形象地描绘了一颗被复杂情感所纠缠的心灵。

诗歌以“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作为结束,这一句不仅描写了清晨的宁静,也让人联想到词人的内心世界,即便是深夜过去,那份对春天的眷恋之情依然如残月般坚守在心头。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山亭宴.湖亭宴别

碧波落日寒烟聚,望遥山、迷离红树。

小艇载人来,约尊酒、商量歧路。

衰柳断桥西,共携手、攀条无语。

水际见鹥凫,一对对、眠沙溆。西陵松柏青如故。

剪烟花、幽兰啼露。油壁间花骢,那禁得、风吹细雨。

饶他此后更思量,总莫似、当筵情绪。

镜面绿波平,照几度、人来去。

形式: 词牌: 山亭宴

山亭宴慢/山亭宴.有美堂赠彦猷主人

宴亭永昼喧箫鼓。倚青空、画阑红柱。

玉莹紫微人,蔼和气、春融日煦。

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今宵何处。

湖水动鲜衣,竞拾翠、湖边路。落花荡漾愁空树。

晓山静、数声杜宇。天意送芳菲,正黯淡、疏烟逗雨。

新欢宁似旧欢长,此会散、几时还聚。

试为挹飞云,问解寄、相思否。

形式: 词牌: 山亭宴

凤栖梧/蝶恋花

密宴厌厌池馆暮。天汉沈沈,借得春光住。

红翠斗为长袖舞。香檀拍过惊鸿翥。

明日不知花在否。今夜圆蟾,后夜忧风雨。

可惜歌云容易去。东城杨柳东城路。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劝金船.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

流泉宛转双开窦。带染轻纱皱。何人暗得金船酒。

拥罗绮前后。绿定见花影,并照与、艳妆争秀。

行尽曲名,休更再歌杨柳。光生飞动摇琼甃。

隔障笙箫奏。须知短景欢无足,又还过清昼。

翰阁迟归来,传骑恨、留住难久。

异日凤凰池上,为谁思旧。

形式: 词牌: 劝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