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宴慢/山亭宴.有美堂赠彦猷主人

宴亭永昼喧箫鼓。倚青空、画阑红柱。

玉莹紫微人,蔼和气、春融日煦。

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今宵何处。

湖水动鲜衣,竞拾翠、湖边路。落花荡漾愁空树。

晓山静、数声杜宇。天意送芳菲,正黯淡、疏烟逗雨。

新欢宁似旧欢长,此会散、几时还聚。

试为挹飞云,问解寄、相思否。

形式: 词牌: 山亭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山中亭子里举行的宴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友谊的深厚情感。

"宴亭永昼喧箫鼓。倚青空、画阑红柱。" 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悠长而愉悦的氛围,宴会在山中的亭子里举行,箫鼓声响,伴随着悠长的午后光阴,诗人倚靠在绘有图案的栏杆旁,那些红色的柱子在青空下显得格外鲜明。

"玉莹紫微人,蔼和气、春融日煦。" 描述了宴会上人的状态,他们如同美玉般洁净,周围环境则是柔和而温暖的,春天的阳光洒在人们身上,让整个场景都笼罩在一种温馨中。

"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今宵何处。" 诗人提到了古老的宫殿与池塘,那些建筑物似乎也在参与这场宴会,而诗人则是在询问夜晚的风和月亮,与众人共度这个美好之夜。

"湖水动鲜衣,竞拾翠、湖边路。" 湖水轻轻荡漾,人们穿着鲜艳的衣裳,在湖边争相拾取那些绿色的植物,或许是为了纪念这难忘的时刻。

"落花荡漾愁空树。晓山静、数声杜宇。" 落花在水面上飘浮,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过往美好的回忆,那些空寂的老树似乎也能感受到这种愁绪。清晨的山林里,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沉默。

"天意送芳菲,正黯淡、疏烟逗雨。" 诗人感觉到自然界对美好事物的恩赐,但这种美好的氛围也带有一丝哀愁,因为一切都显得有些淡漠,偶尔有薄雾和细雨穿梭其间。

"新欢宁似旧欢长,此会散、几时还聚。试为挹飞云,问解寄、相思否。" 诗人感慨于新的友谊是否能如过去的友情那样持久,当宴会结束众人各自离去,他不禁在内心探询何时才能再次相聚,并通过诗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山中宴会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人事变迁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友谊深情的怀念。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凤栖梧/蝶恋花

密宴厌厌池馆暮。天汉沈沈,借得春光住。

红翠斗为长袖舞。香檀拍过惊鸿翥。

明日不知花在否。今夜圆蟾,后夜忧风雨。

可惜歌云容易去。东城杨柳东城路。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劝金船.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

流泉宛转双开窦。带染轻纱皱。何人暗得金船酒。

拥罗绮前后。绿定见花影,并照与、艳妆争秀。

行尽曲名,休更再歌杨柳。光生飞动摇琼甃。

隔障笙箫奏。须知短景欢无足,又还过清昼。

翰阁迟归来,传骑恨、留住难久。

异日凤凰池上,为谁思旧。

形式: 词牌: 劝金船

双韵子

鸣鞘电过晓闱静。敛龙旗风定。

凤楼远出霏烟,闻笑语、中天迥。清光近。欢声竟。

鸳鸯集、仙花斗影。更闻度曲瑶山,升瑞日、春宫永。

形式: 词牌: 双韵子

双燕儿

榴花帘外飘红。藕丝罩、小屏风。

东山别后,高唐梦短,犹喜相逢。

几时再与眠香翠,悔旧欢、何事匆匆。

芳心念我,也应那里,蹙破眉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