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踏灾行

东明海外崇明沙,天造地设诚堪誇。

由唐武德及昭代,星罗棋布俱人家。

膏腴万顷平如掌,菽麦禾麻任生长。

农夫四序庆有秋,戍卒频年乐无恙。

客船渔舫千百艘,波涛出没如游鳌。

乡氓喜有鱼盐利,县令浑无案牍劳。

春风一动阴云扫,桃李村村照人好。

帅阃供储不后期,京师贡赋常输早。

民安物阜九百年,天意胡为忽变迁。

龙争鲸斗西湾外,螭舞蛟潜北渚边。

长堤巨堑环阡陌,日就崩颓漫通塞。

咸潮几度到城壕,怪物鲜生食禾麦。

以兹年岁屡不丰,十室比连九室空。

渔郎罢网悲残月,估客停帆怨逆风。

征徭逋负相追逐,穷乡遍是逃亡屋。

逃亡自弃还自伤,半在江南半江北。

萧萧故垒荻芦秋,萋萋荒冢蒿莱稠。

大家门外埋青草,古寺基前泛白鸥。

我来观风长太息,历向人间访陈迹。

携锄荷筱行且惊,戴白垂髫走且泣。

肩舆逡巡三日程,满目凄凉不断情。

庸医莫疗膏肓疾,拙妇难调藜蕨羹。

暮归默默无奇策,孤烛荧荧带愁色。

湘灵饮恨金徽绝,羽客怀仙洞箫歇。

狂来击碎珊瑚枝,陈怀欲欣天翁知。

女娲头颅可汗血,神禹手足须胼胝。

乃知造化有常理,阴阳消长旋终始。

山川流峙性本然,沧海桑田戏人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崇明踏灾行》描绘了明朝崇明岛的自然风光与社会生活,以及后来遭遇的自然灾害和民生凋敝的景象。诗中先赞颂崇明岛的地理环境与农业丰收,接着描述了岛上的繁荣景象,包括船只往来、渔业兴盛、百姓安居乐业等。然而,随后笔锋一转,揭示了自然灾害对这片土地的影响,如咸潮侵袭、农作物被怪兽吞噬,导致年岁歉收,百姓流离失所。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如秋风吹散阴云,桃李花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对崇明岛命运的深切关注。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如官府的管理不善、赋税沉重等,以及民众在困境中的无奈与痛苦。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解决民生疾苦的无力感,以及对自然规律和人类命运的深思。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灾难与变迁的哀叹,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8)

李廷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杨维新归四明省亲

我昔隐居白云边,耳闻学士杨大年。

比来偶尔识丰采,岿然如睹蓬壶仙。

云霄籍籍纷簪组,学士才华独奇古。

史笔浑雄司马迁,词源浩瀚唐韩愈。

十年坐对玉堂春,九重眷顾应殊伦。

大羹未试调和手,陈情暂乞归宁亲。

都城八月秋风早,浮云捲尽天如扫。

拜宠初辞五凤楼,香车便出长安道。

大通桥头流水香,槐阴细细槐花黄。

临岐酌酒一为别,兴发不辞归路长。

画船锦䌫波千顷,客散风恬醉初醒。

两岸斜阳万里情,半江斜日孤帆影。

行行遥指浙东城,天际逶迤不断青。

苏台月色吟边见,鄞水潮声梦里听。

倚门慈母头如雪,宫锦新衣懒不着。

元炜登堂夙愿偿,曾参调膳离忧歇。

故山依旧故人疏,吊古登高思有馀。

重门日暖高轩屦,曲巷频回长者车。

一时游乐未知极,转头便见梅花白。

海味虽甘久佳人,文星长照东归客。

吾皇图治初励精,瓦缶毁弃黄钟鸣。

先生欲副苍生望,移孝为忠是别情。

形式: 古风

送何廷秀之任福建

我闻先生未出仕,丹凤之雏骥之子。

腹中经史五岳云,笔下词源三峡水。

早探月窟攀天香,春官典礼列帝㫄。

金玉持心槿荼节,文绣为服齑盐肠。

年来移典秋台狱,朗然一朵光明烛。

平反人疑张释之,果断时称包孝肃。

纷纷势利鸿毛轻,公馀半榻和风生。

小轩可比石渠富,空庭不减玉堂清。

狂澜百折东下疾,砥柱中流山屹立。

三公八俊少相知,五侯七贵谁能识。

天官冢宰新拜麻,鉴衡一举怜才华。

荐书三上沐俞允,欢动吾闽亿万家。

凤池日暖雨初歇,绯袍金带辞丹阙。

匹马驱驰蓟北尘,孤舟荡漾淮南月。

吾闽僻在天南边,海滨邹鲁旧相传。

士有恒心贾有积,女勤蚕织男勤田。

忆从草寇相荼毒,穷乡半是逃亡屋。

野树风凋柯叶枯,水田堤溃蒿莱没。

天门万里天不知,复有苛政如茧丝。

金珰赫赫益响震,玉壶凛凛连颠危。

我曹滥厕衣冠列,闽水闽山久离别。

逢人偶说故乡情,顿觉愁怀心内热。

先生于我最相亲,此行百责难重陈。

致君尧舜平生志,务令八部皆阳春。

形式: 古风

送赵进士瑶还泉州

识子何不早,见子即倾倒。

朝来江上送客归,欲行未行心草草。

子行逸思何飘飘,神仙气爽金玉标。

去年曾占鳌头选,平地走马如丹霄。

今年召对五云里,万言一献天颜喜。

此行深荷圣恩饶,人生际遇曾无几。

都门三月丽人天,软红娇紫争春妍。

晴云重绕蓟北树,暖风独送江南船。

孤帆渺渺带残日,一雁斜飞去无迹。

倚篷翻忆新交游,回首金台犹只尺。

到家想及红蕖香,四方观者如堵墙。

固不学相如之归蜀,季子之还乡。

亦不学闭门脱尘俗,旧书更把殷勤读。

明年有诏徵还朝,早束行装献荆玉。

形式: 古风

送郑大经教授顺德为彭凤仪作

京师三月春熙熙,杏花未落杨花飞。

紫陌红尘扑人面,何堪与客相别离。

念君与我共乡县,沦交自昔忘贫贱。

十年泮水对床眠,万里云霄同鹗荐。

一从看罢上林春,宦海奔波各致身。

匡衡抗疏精神倦,刘向传经事业新。

年华冉冉同流水,每得君书悲复喜。

朅来邂逅未成欢,又见青毡逐行李。

望中何处是邢台,百雉层城亦壮哉。

磁川树色云边见,漳水山光天际开。

怜君此去头尚黑,馆下诸生眉半白。

栋梁榱桷不自成,楩楠梓杞维君择。

太邱侍御我所知,年来督学共称宜。

鹭车到日重抡秀,定叹英贤异昔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