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去白沙再望路中江南诸山慨然有怀

青山如美人,浓淡各有态。

挽之不肯来,乃似孤竹隘。

念无千里风,限此一衣带。

夏木与藩屏,不畏炎日晒。

三年白沙游,藉尔宽眼界。

脱身尘垢中,一笑终不坏。

别君更举酒,未了清净债。

虽无丝竹娱,会有诗律快。

何如少陵翁,亦为杜鹃拜。

吾诗有馀欢,此语君勿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青山起兴,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将青山比喻为美人,以其浓淡各异的姿态展现山色之美。"挽之不肯来,乃似孤竹隘",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的亲近之情,却因某种原因未能接近,如同面对高山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念无千里风,限此一衣带",抒发了对远方景色的向往和对现实局限的感慨。

"夏木与藩屏,不畏炎日晒",描绘了夏日里树木的坚韧与庇护作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强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三年白沙游,藉尔宽眼界",回顾了诗人过去三年在白沙的游历,以此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脱身尘垢中,一笑终不坏",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束缚后的轻松与自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乐观。

最后,诗人以"别君更举酒,未了清净债"收尾,意指与友人分别后,借酒消愁,但内心仍存有一份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虽无丝竹娱,会有诗律快",表明即使没有音乐的陪伴,诗歌也能带来心灵的愉悦。"何如少陵翁,亦为杜鹃拜",以杜甫(少陵翁)为例,表达对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吾诗有馀欢,此语君勿怪",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诗歌能带给读者欢愉,希望读者不要对此感到惊讶或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赴济阴留别一公

近别君莫嗟,远别君莫惜。

往来天壤间,谁为不相识。

十年几相别,日月虚弃掷。

见君长江口,已作胡眼碧。

别君广陵城,妙语摧霹雳。

今别知几时,复念驹过隙。

坐成千里阻,当有片言益。

不劝君爱身,不劝君强食。

劝君以勇决,万事要努力。

愚夫之所欣,智士之所戚。

譬如醉而颠,亦有傍震虩。

声色纠缠人,万劫困封植。

本自骄惰生,亦以因循得。

实惟招侮慢,岂止碍空寂。

居然耳目内,反务化勍敌。

谁能深山中,弄此无孔笛。

芳草变萧艾,每为长太息。

如公定不然,此语当谩忆。

何妨膏腴地,更论去荆棘。

君看一壶用,亦有千金直。

形式: 古风

五月五日泊舟北神与关圣功唐充之李元辅作别意殊惘然端午日行次洪泽把酒北望已如异世事矣因念屈大夫之死正是此日慨然有感于心辄成长韵奉寄李民师翁士时来可求和也

麦上蝴蝶飞,水边鸂鶒卧。

却望山阳城,已若一梦过。

今晨又端午,把酒意亦惰。

风回浪蹙船,闸浅沙著柂。

故人阻情话,客子且清坐。

更念屈大夫,是日遇奇祸。

空馀后世名,第子只增些。

宝璐与明月,皎皎不受涴。

固知汨罗沈,可到首阳饿。

还书二三老,此语君可和。

形式: 古风

赠唐充之兼简益中

三年白沙看江山,可当中原故人面。

今来千里逢故人,笑谈却作江山见。

江山故人不相远,平生志愿于君满。

唐侯独立一代无,张侯与之来集枯。

老松本自岁寒外,良马不畏长途驱。

饥年百室仰粟廪,暑路六月悬冰壶。

念昔关汪不相贷,视世好爵如机械。

上书索去不作难,云我未了平生债。

后生少年延颈观,诸公故人思一快。

基本未定天夺之,赖有君侯数人在。

龙媒已远风驭回,坐叹四海梁木摧。

尔来老谢又继往,但觉眼界常尘埃。

长江无津出光怪,迥野入夜开风雷。

此语不诬君可验,请君更讨防身剑。

形式: 古风

夜雨

梦短添惆怅,更深转寂寥。

如何今夜雨,只是滴芭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