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煎湖

近识舟居乐,波涛渐不惊。

临流谙水性,随地问山名。

樵径通牵路,松风杂棹声。

兴来履危石,为爱草虫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舟居生活的逐渐适应与喜爱,以及在湖畔静谧环境中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首联“近识舟居乐,波涛渐不惊”,开篇点题,诗人通过亲身体验,逐渐习惯了舟居生活,即使面对波涛汹涌也不再感到恐惧,体现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接纳与适应。

颔联“临流谙水性,随地问山名”,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熟悉与探索。他不仅了解了水的特性,还询问着周围山川的名字,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尊重。

颈联“樵径通牵路,松风杂棹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小径通往山林深处,松树的轻风吹拂与划船时的桨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尾联“兴来履危石,为爱草虫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在兴致勃发时,他愿意踏过危险的石头,只为倾听草丛中虫鸣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欣赏,更是心灵与自然的深层次交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舟居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感受,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同舟

举目同为客,何人似我閒。

舟中安笔砚,到处写溪山。

大道无拘束,吾生任往还。

终当清颍上,洗耳听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舟中寄同学诸子

为语操舟者,中流好着篙。

微风生浦溆,一水尽波涛。

彼岸渺无际,予心郁以陶。

何时群动息,轻棹过江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晚泊临水驿

同舟拾枯竹,钻火作盘餐。

晚食推篷坐,秋风隔浦寒。

山亭临水驿,旧吏送新官。

独有沧浪叟,年年倚棹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泊浮鹅石登大悲阁

孤棹去呕哑,千山暝色遮。

牛羊归古渡,鸥鹭下晴沙。

久客思寻寺,逢僧便当家。

劳师相指点,前路水三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