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八月十三夜与文济时范质甫城西泛舟达秦淮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秦淮河的景象。首句“六代烟华地”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繁华过往,如同六朝时期的璀璨烟云。接着,“狂歌得夜游”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趁着月色夜游的豪情与自由。
“山河横王气”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山河的雄浑与王者之气相结合,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历史底蕴。“水月弄清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与清凉,水月相映,更显诗意。
“木落长干寺”描绘了秋风吹过,树木凋零,长干寺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寂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云残太白楼”则借太白楼的残云,寓言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如同李白般的才情与飘逸。
最后两句“共君须痛饮,沉醉傍沧洲”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度良宵,期望在畅饮中忘却尘世烦恼,沉醉于这宁静的水边之地。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富有诗意,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