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昨夕邮吏来,叩门致书函。

呼奴取以入,就火开其缄。

不疑赋长篇,发自燕之南。

痛伤江与梅,继踵良人歼。

噫嗟知其二,尚未知其三。

请从北辕后,覼缕为君谈。

邻几虽久病,始不妨朝参。

饮歠寖衰少,厥逆生虚痰。

逮于易箦辰,皮骨馀崆嵌。

遗书属清俭,终始真无惭。

圣俞食寒冰,外以风邪兼。

愚医暴下之,结轖候愈添。

惙惙气上走,不复容针砭。

自言从良友,地下心亦甘。

钦圣体素彊,药石性所谙。

平居察举措,敢以不寿占。

一朝暂归卧,簿领不废签。

讣来众皆愕,未信犹窥觇。

兴言念三子,举袂涕已沾。

英贤能几何,逝者迹相衔。

君疑天上才,难得帝所贪。

我疑人间美,多取神所嫌。

茫茫幽明际,蓍蔡难穷探。

忧来不可忘,终日心厌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不疑的深切怀念和哀悼。诗中描述了收到不疑的书信,了解到他的去世,诗人感到十分悲痛,不仅因为他们之间的情谊,也因为不疑的才华横溢,如同天上的星辰难以企及。

诗中的意象丰富,例如“昨夕邮吏来,叩门致书函”描绘了信息传递的紧迫和急切,“呼奴取以入,就火开其缄”则表现出打开信件的迫不及待。接着,“痛伤江与梅,继踵良人歼”中的“江与梅”很可能是对亡友的隐喻,而“噫嗟知其二,尚未知其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去世的哀悼和不解。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请从北辕后,覼缕为君谈”表明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能够追随朋友的脚步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情况。紧接着,诗人描述了邻几梅圣俞的病情,以及他对医生的不信任和担忧。

“自言从良友,地下心亦甘”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亡友的崇敬之情,而“英贤能几何,逝者迹相衔”则表达了对于逝者的哀悼和怀念。最后,“茫茫幽明际,蓍蔡难穷探”、“忧来不可忘,终日心厌厌”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和对亡友永恒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哀悼,以及对于生命易逝和人间美好的无常的反思。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公达过潘楼观七夕市

织女虽七襄,不能成报章。

无巧可乞汝,世人空自狂。

帝城秋色新,满市翠帟张。

伪物踰百种,烂漫侵数坊。

谁家油壁车,金碧照面光。

土偶长尺馀,买之珠一囊。

安知杼轴劳,何物为蚕桑。

纷华不足悦,浮侈真可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王介甫明妃曲

胡雏上马唱胡歌,锦车已驾白橐驼。

明妃挥泪辞汉主,汉主伤心知奈何。

宫门铜环双兽面,回首何时复来见。

自嗟不若住巫山,布袖蒿簪嫁乡县。

万里寒沙草木稀,居延塞外使人归。

旧来相识更无物,只有云边秋雁飞。

愁坐泠泠调四弦,曲终掩面向胡天。

侍儿不解汉家语,指下哀声犹可传。

传遍胡人到中土,万一佗年流乐府。

妾身生死知不归,妾意终期寤人主。

目前美丑良易知,咫尺掖庭犹可欺。

君不见白头萧太傅,被谗仰药更无疑。

形式: 古风

和王介甫烘虱

天生万物名品夥,嗟尔为生至么么。

依人自活反食人,性喜覆藏便垢涴。

晨朝生子暮生孙,不日蕃滋踰万个。

透疏缘隙巧百端,通夕爬搔不能卧。

我归彼出疲奔命,备北惊南厌搜逻。

所擒至少所失多,舍置薰烧无术奈。

加之炭上犹晏然,相顾未知亡族祸。

大者洋洋迷所适,奔走未停身已堕。

细者懦怯但深潜,乾死缝中谁复课。

黑者抱发亦忧疑,逃入幧头默相贺。

腥烟腾起远袭人,袖拥鼻端时一唾。

初虽快意终自咎,致尔歼夷非尔过。

吾家箧笥本自贫,况复为人苦慵惰。

体生鳞甲未能浴,衣不离身成脆破。

朽缯坏絮为渊薮,如麦如麻寖肥大。

虚肠不免须侵人,肯学夷齐甘死饿。

醯酸蜹聚理固然,尔辈披攘我当坐。

但思努力自洁清,群虱皆当远迩播。

形式: 古风

和王秀才以光始自陜右游山归复将登少室为诗见寄

瘦马飘飖屡往还,疲劳专为访名山。

须知筋力行将老,渐恐峰峦不可攀。

蜡屐早能寻胜概,弹冠悔更落尘寰。

幸依贤者为东道,大得逍遥水石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