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閒馆夜坐

隐几忽不寐,竹露下泠泠。

青镫澹斜月,薄帷张寒厅。

燥烦息中动,希静无外聆。

窅然玄虚际,讵知有身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倪瓒在萧閒馆夜坐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和谐交融。首句“隐几忽不寐”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独自坐在桌旁,不知不觉间陷入沉思的状态。接着,“竹露下泠泠”通过竹林中清脆的露珠滴落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青镫澹斜月,薄帷张寒厅”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冷寂,青色的灯盏在斜月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淡雅,薄薄的帷幕在寒气中轻轻摇曳,整个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忧郁和深邃的思考。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燥烦息中动,希静无外聆”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在烦躁与喧嚣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不再对外界的声音有所倾听,而是专注于内心的自我对话与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与内在宁静的向往。

最后,“窅然玄虚际,讵知有身形”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在幽远而神秘的宇宙深处,似乎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存在,达到了一种超越形体的精神境界。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叹,更是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倪瓒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走笔次陶蓬韵送叶参谋归金华

手把玉芙蓉,青天骑白龙。

出入人间世,飞鸿蹋雪踪。

瑶草粲可拾,群峰森玉立。

璧月挂天南,离离星斗湿。

君昔在山时,玉韫山有辉。

因同白云出,更与白云归。

白云无定处,岂只山中住。

河汉共萦纡,经天复东注。

金华牧羊人,游戏不生嗔。

笑拂岩前石,行看海底尘。

手调白羽箭,陋彼磨铜砚。

一语不投机,归欤宁再见。

士岂始隗乎,全赵匪相如。

项王疑亚父,竟尔龙为鱼。

扰扰何时已,百年聊寄耳。

良也报仇归,言从赤松子。

去山今几年,还山大学仙。

天台司马宅,云气近相连。

形式: 古风

玄文馆读书

真馆何沈沈,寥廓神明居。

阳庭肃宏敞,丹林郁扶疏。

眷言兹游息,脱屣荣利区。

檐榱初日丽,池台凉雨馀。

焚香破幽寂,饮水聊舒徐。

潜心观道妙,讽咏古人书。

怀澄神自怡,意惬理无虚。

谁云黄唐远,泊然天地初。

回首抚八荒,纷攘蚍蜉如。

愿从逍遥游,何许昆崙墟。

形式: 古风

题画赠岳道士

义兴岳道士,野鹤如长身。

我知弥明徒,不是侯喜伦。

结喉吟肩耸,铁脊霜髯新。

手中石棋子,头上漉酒巾。

久居离墨山,自谓无怀民。

丧乱不经意,松陵留十旬。

香云作舆卫,长松为主宾。

既滋数畦菊,复种二亩芹。

乐哉以忘死,道富宁忧贫。

为我具舟楫,相期桃花春。

形式: 古风

寻友人不遇

洲渚多落英,溯流寻远山。

轻舟载美酒,摇荡绿波间。

俯咏拾瑶草,遐思隘尘寰。

夤缘忽失遇,怅望遂空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