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有怀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

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深深怀念着楚地的乐章,心中充满惆怅离开秦地的关隘。
干涸的鱼儿被车辙的光芒惊吓,落下的鸟羽因弯曲的弓弦而胆怯。
穿着朴素衣裳的人如同三川之水般变化无常,十次上山打猎归来仍穿着黑色皮衣。
不要说我没有洁白的牙齿,世俗的眼光总是轻视红润的容颜。

注释

眷然:深切怀念。
怀:怀念。
楚奏:楚地的音乐。
怅矣:惆怅。
背秦关:离开秦地的关隘。
涸鳞:干涸的鱼。
照辙:车辙的光芒。
坠羽:落下的鸟羽。
怯:胆怯。
虚弯:弯曲的弓弦。
素服:朴素衣裳。
三川化:比喻人的变化无常。
乌裘:黑色皮衣。
十上还:十次上山打猎归来。
皓齿:洁白的牙齿。
薄:轻视。
朱颜:红润的容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途中有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旅途中怀念自己的家乡楚地,但却不得不背离秦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哀伤。

“眷然怀楚奏”,这里的“眷然”是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通过“楚奏”的乐声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接下来的“怅矣背秦关”,则是诗人不得不离开秦地的无奈与不舍。

“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中的“涸鳞”和“坠羽”都用来形容车辆行驶时所激起的尘土和鸟儿飞翔时的恐惧,通过这种生动的画面描写,诗人表达了旅途中所遭遇的艰辛与孤寂。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则是诗人穿着简单的衣服(素服)在长江(三川)的渡口来回往返,而黑色的皮衣(乌裘)已经被风霜侵袭多次。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流离失所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最后,“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表明诗人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没有洁白的牙齿,也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年老色衰,因为在当时,社会上普遍看重容貌(朱颜),而忽视了内在的品德。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收录诗词(129)

骆宾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 生卒年:约619—约687年

相关古诗词

陪润州薛司空丹徒桂明府游招隐寺

共寻招隐寺,初识戴颙家。

还依旧泉壑,应改昔云霞。

绿竹寒天笋,红蕉腊月花。

金绳倘留客,为系日光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望乡夕泛

归怀剩不安,促榜犯风澜。

落宿含楼近,浮月带江寒。

喜逐行前至,忧从望里宽。

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渡瓜步江

捧檄辞幽径,鸣榔下贵洲。

惊涛疑跃马,积气似连牛。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灵公观

灵峰标胜境,神府枕通川。

玉殿斜连汉,金堂迥架烟。

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危弦。

别有青门外,空怀玄圃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