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仲伏蒙宠寄新篇不忘往事恩谊甚厚谨依严韵和酬伏惟台慈特赐采览

治才优似尹京年,馀思吟哦入彩笺。

元帅子孙真将种,翰林风格自天仙。

追随尽腊无留刻,挥染香煤有剩妍。

尽是从容雅歌事,铭功何苦勒燕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他的才能如同尹京年的治理,思绪化作诗篇写在精美的纸上。
元帅的后代真是将门之后,翰林的风度宛如天上的仙人。
跟随他直到年终无片刻闲暇,他的书法犹如香墨余韵犹存。
一切都从容优雅,赞歌之事无需刻石铭记,功绩无需在燕然山镌刻来证明。

注释

治才:治理才能。
尹京年:历史上的贤臣尹京。
彩笺:精致的纸张。
元帅子孙:元帅的后代。
将种:将门之后。
翰林风格:翰林的文采和风度。
天仙:形容超凡脱俗。
追随:跟随。
腊:农历十二月,这里指一年。
挥染:挥毫泼墨。
香煤:香气四溢的煤炭,代指墨。
从容雅歌:从容优雅地创作诗歌。
铭功:刻下功绩。
勒燕然:在燕然山刻石记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题目为《武仲伏蒙宠寄新篇不忘往事恩谊甚厚谨依严韵和酬伏惟台慈特赐采览》。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恩主深厚的情感。

"治才优似尹京年,馀思吟哦入彩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才能上得到了与尹京年相似的高度评价,而这些思绪和情感都流淌在他的诗文之中。"治才"指的是治理国家的才能,"优似尹京年"则是将自己的才能比作历史上的尹京年,这是一种极高的赞誉。"馀思吟哦入彩笺"说明这些思想和情感都通过诗歌流淌而出。

"元帅子孙真将种,翰林风格自天仙。"

这里讲述了元帅之后的子孙确实是英雄的后代,而翰林院的文学风格则如同天上的神仙一样非凡。"元帅子孙"指的是军事统领者的后裔,"真将种"强调了他们真正的勇武和领导才能。"翰林风格"则是指朝中翰林院的文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而"自天仙"则形容这些文学作品超凡脱俗,如同天上的神仙一般。

"追随尽腊无留刻,挥染香煤有剩妍。"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追随恩主的日子里,每一刻都珍贵无比,而他挥洒墨香时也总是余韵悠长。"追随尽腊无留刻"表达了时间的宝贵和对往事的怀念,"挥染香煤有剩妍"则形容诗人书写文字如同挥洒香气一样,每一次挥笔都带着迷人的韵味。

"尽是从容雅歌事,铭功何苦勒燕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所有的经历都是从容不迫、优雅高贵的事迹,而对于功勋的铭记则感到无需强调,因为这些都如同燕子一般自然而然。"尽是从容雅歌事"说明诗人的态度和他的经历,"铭功何苦勒燕然"则表达了他对功绩的淡泊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词藻,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恩主的深厚情谊。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自身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对于文人风骨的追求。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武仲伏蒙知府待制宠示新诗课成短篇以献左右

侍从荣依日月光,更因盘错试锋铓。

谏书不上时无事,讼缿无留日倍长。

旧好葭莩容间见,新篇锦绣得家藏。

自惭思涸无高韵,蒿管何因拟凤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泗州

天都佳气郁葱葱,转盼江河万斛通。

可但临淮称要地,直因排泗有神功。

僧伽普照灵如在,宝椟都梁翠倚空。

惭愧使星留客厚,尘埃挥手各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直舍之西植竹两丛经岁甚茂

去岁披云自访寻,交加绿玉已成林。

肯随春圃群芳老,喜对秋庭数亩阴。

巴峡卢峰声淅沥,渭川斜谷气萧森。

轩窗咫尺收佳趣,不负东南万里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经父云自到京止得一书颇怀忧想因寄

万事峥嵘不自由,年来书信最绸缪。

雁飞玉塞无多地,人望神都正倚楼。

祗恐边风多浩荡,故令音驿每迟留。

何如款段相随出,乡曲长为马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