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张方平所作的《行次岐山》。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前往岐山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官职与责任的深思。
首句“坤维五十郡,麾节忝师垣”以广阔的视角开篇,点明了自己所管辖的广阔地域和身份地位,流露出一丝谦逊与自省。接着,“缓辔犹秦甸,前驱已剑门”两句,通过行进中的景象转换,展现了从秦地到剑门关的壮丽风光,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
“傥来增客气,重寄愧君恩”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职位与恩赐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权力与荣誉的感激,也暗含着对自身能力与责任的反思,体现了古代士大夫阶层的道德自觉与自我约束。
最后,“昨夜岐山梦,三归修竹园”以梦境收尾,既是对岐山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归隐生活的憧憬,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官场生涯与个人情感,更蕴含了对权力、责任、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