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巩欲往徐州见子瞻以事不成行

河水南来绕郡城,银刀空复衒衙兵。

交情旧许鸡为具,客信那知鹊妄鸣。

为妇迟留应未怪,还家仓卒定何营。

不关秦女筝声怨,自趁招贤浚上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河水向南流经郡城,银色刀鞘空自炫耀官府士兵。
旧日友情曾以鸡作为礼物,客人的消息却由喜鹊胡乱传鸣。
妻子久留不归你不会感到奇怪,匆忙回家你究竟有何打算。
这与秦女的筝声哀怨无关,只因急于招募贤才,你的旗帜高扬。

注释

河水:指河流。
南来:从南方而来。
绕:环绕。
郡城:郡的城池。
银刀:装饰华丽的刀鞘。
衒:炫耀。
衙兵:官府的士兵。
交情:友情。
旧许:过去常常用。
鸡为具:以鸡作为礼物。
客信:客人的消息。
鹊妄鸣:喜鹊随意鸣叫。
为妇:对妻子。
迟留:停留时间长。
应未怪:不应该感到奇怪。
还家:回家。
仓卒:匆忙。
定何营:究竟在想什么。
秦女:古代女子,此处可能象征贤才。
筝声:筝的乐音。
怨:哀怨。
自趁:自己主动。
招贤:招募贤能。
浚上旌:高举旗帜,表示招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王巩欲往徐州见子瞻以事不成行》。诗人以河水环绕郡城的景象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环境,暗寓友人王巩未能如愿前往徐州与苏轼相见的遗憾。"银刀空复衒衙兵"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王巩虽然怀揣壮志,但现实中的官场事务却无法成行的无奈。

接下来,诗人提到友情深厚,即使不能相聚,也相信彼此心意相通,如同鸡鸣相报,暗示了他们之间的默契。然而,客居他乡的王巩听到喜鹊的叫声,误以为带来了好消息,这又增添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

"为妇迟留应未怪,还家仓卒定何营",诗人理解王巩因家庭责任而不得不推迟行程,同时也对他的归家目的表示关心。最后两句,诗人安慰朋友,不必过于忧愁秦女的筝声引发的哀怨,因为他的行动是为了更重要的事业,即"自趁招贤浚上旌",表明他此行是出于招揽贤才的使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理解与鼓励,也有对人生际遇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苏辙诗歌的深厚内涵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巩游北禅

萧萧黄叶下城头,顿作野田风日秋。

粗有樽罍随处好,暂无敲扑便能幽。

人稀野鸟应同乐,水涸游鱼似欲愁。

客去知君欢未已,绕城携手更迟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其三)

禁籞封金殿,清河贯石门。

时平馀古木,兵散有空屯。

形胜山围阔,蕃宣海内尊。

川原不论顷,云梦可胜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其一)

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

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校猎沙场莫,谈兵玉帐春。

关南知不远,谁试问蕃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其二)

天宝乱已定,河壖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