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盘岭

褒谷高于天,两崖互相啮。

褒水犹飞龙,随山亦千折。

攀藤遵蜿蜒,蛟螭出深窟。

曲栏如层阶,羊肠上盘结。

忽讶前旌迥,穿林旋隐没。

人行蚁垤间,纤瘦动毛发。

望之摇心魂,自顾气益夺。

削壁孤根危,太古立积铁。

累栈若附赘,欲踏疑溃决。

侧首俯万仞,高林下蓊郁。

惊涛自雷奔,但见涌微雪。

时闻发樵响,缥缈在仙阙。

效笑起云中,或是峰头鹘。

雄关刺眼明,异境争狡黠。

鸡帻昂然来,谁断神鳌骨。

毫芒判生死,奇境真天设。

矜慎乃全身,人谋胡可拙。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七盘岭的壮丽景色与险峻地形,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岭的高耸、水流的飞腾、藤蔓的蜿蜒以及悬崖的峭拔。开篇“褒谷高于天,两崖互相啮”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险峻的自然景观之中,随后“褒水犹飞龙,随山亦千折”则以“飞龙”喻水,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在山间曲折蜿蜒的动态美。

接着,“攀藤遵蜿蜒,蛟螭出深窟”进一步展示了登山的艰难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世界。而“曲栏如层阶,羊肠上盘结”则以“曲栏”和“羊肠”比喻山路的曲折与狭窄,形象生动。

“忽讶前旌迥,穿林旋隐没”描绘了行进中的瞬间变化,从明亮到隐晦,充满了不可预测性。接下来的“人行蚁垤间,纤瘦动毛发”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

“望之摇心魂,自顾气益夺”表达了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内心的震撼与敬畏。而“削壁孤根危,太古立积铁”则以“削壁”形容山石的陡峭,以“太古立积铁”形容岩石的古老与坚硬,两者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力量。

“累栈若附赘,欲踏疑溃决”则通过“累栈”(栈道)的比喻,表现了攀登的艰难与危险。最后,“侧首俯万仞,高林下蓊郁”、“惊涛自雷奔,但见涌微雪”、“时闻发樵响,缥缈在仙阙”等句,分别描绘了山下的深邃与静谧,以及山间的湍急水流与远处的仙宫景象,营造了一种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

“效笑起云中,或是峰头鹘”则以“云中”的笑声和“峰头鹘”的飞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而“雄关刺眼明,异境争狡黠”则赞美了七盘岭作为险关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暗示了其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

“鸡帻昂然来,谁断神鳌骨”以“鸡帻”(鸡冠状的山峰)的出现,象征着自然界的神奇与不可预知。最后,“毫芒判生死,奇境真天设”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敬畏之情,认为这些美景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杰作。

整首诗通过对七盘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壮丽与险峻,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出褒谷

七日陈仓路,真如秉烛行。

连峰乍羁勒,一径忽通明。

鸟下氐羌阔,山开陇汉平。

回头云树合,天半杜鹃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褒城阻雨

出谷宜长驱,轩然豁眉宇。

卧闻檐溜鸣,忽作萧萧雨。

草泥拥山郭,凄寂断行旅。

知自沓中来,同云尽何许。

羁栖念乡井,静默对俦侣。

邻叟夜初归,隔墙闻笑语。

形式: 古风

褒沔道中(其一)

客路明初霁,风烟入望平。

人居新铎水,天幻小蓉城。

眠食他乡事,桑麻故国情。

伞山如可买,叱犊便归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褒沔道中(其二)

舟下襄樊北,山围汉沔东。

依依双岸柳,漠漠一帆风。

小市林檎碧,新渠水稻红。

旧游如昨梦,彷佛近湘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