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七首(其四十九)

一不成,二不是。红底桃,白底李。

红红白白不相瞒,因甚达磨大师被流支三藏打落当门齿。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原妙所作的偈颂,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一种禅意。"一不成,二不是"寓意事物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传统观念中的困境。"红底桃,白底李"象征对立的事物或观念,暗示世间万物并非单一性质。"红红白白不相瞒"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立的明显性。

"因甚达磨大师被流支三藏打落当门齿"则借用了佛教典故,达磨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之一,而流支三藏是他的弟子。这里通过达磨被打落牙齿的故事,寓言般地表达了修行过程中的顿悟和突破,可能是在说只有超越对立,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整体上,这首诗简洁明快,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生活现象的直接观照和智慧启示。

收录诗词(148)

释原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六十七首(其三十三)

参禅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

只如雪覆千山,孤峰不白,作么生判。

上元定是正月半。

形式: 偈颂 押[翰]韵

偈颂六十七首(其一)

谈玄谈妙,说性说心。攒花簇锦,巧妙尖新。

如麻似粟,从古至今。

莫不皆是乘虚接响底汉,倚草附木精灵。

山僧虽是他家种草,决定不向遮里藏身。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七首(其三)

有句无句,金乌吞玉兔。如藤倚树,癞马系枯椿。

树倒藤解,一冬烧不尽。句归何处,石虎当途踞。

呵呵大笑,龙头蛇尾。

捺倒烂泥里,刚刀不斩无罪之人。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七首(其六十六)

万法归一一何归,只贵惺惺著意疑。

疑到情忘心绝处,金乌夜半彻天飞。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