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七首(其一)

谈玄谈妙,说性说心。攒花簇锦,巧妙尖新。

如麻似粟,从古至今。

莫不皆是乘虚接响底汉,倚草附木精灵。

山僧虽是他家种草,决定不向遮里藏身。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谈玄谈妙,说性说心",描绘了古人对于抽象道理的探讨,强调了对人性和心灵本质的追寻。"攒花簇锦,巧妙尖新",比喻言辞的华丽和新颖,暗示智慧如同繁花锦簇,独具匠心。

"如麻似粟,从古至今",形象地说明这种智慧自古以来就层出不穷,绵延不绝。"乘虚接响底汉,倚草附木精灵",则揭示了人们善于借助各种方式来表达和理解这些深奥的思想,如同声音在空隙中回荡,或如草木借力生长。

"山僧虽是他家种草,决定不向遮里藏身",以山僧自比,表明即使是修行者,也不隐藏自己的见解,敢于直面真理,不回避问题。整体上,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禅宗对智慧的追求和对实话实说的崇尚。

收录诗词(148)

释原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六十七首(其三)

有句无句,金乌吞玉兔。如藤倚树,癞马系枯椿。

树倒藤解,一冬烧不尽。句归何处,石虎当途踞。

呵呵大笑,龙头蛇尾。

捺倒烂泥里,刚刀不斩无罪之人。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七首(其六十六)

万法归一一何归,只贵惺惺著意疑。

疑到情忘心绝处,金乌夜半彻天飞。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七首(其四)

千岭万山雪,五湖四海冰。

清光成一片,物物尽皆明。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七首(其七)

一夏九十日,看看又将半。

面门无位人,急著眼睛看。

冷地蓦相逢,脚跟红线断。

掌内握乾坤,翻身游碧汉。

堪笑当年老瑞岩,惺惺石上重呼唤。

形式: 偈颂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