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京口

江北江南形胜地,忆伤游子少年心。

波分杨柳愁边碧,月带蔷薇笑里阴。

铁瓮只今虽料理,金山久已罢登临。

寄声瘗鹤岩头字,莫厌龙蛇万里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江南江北都是美丽的土地,让人想起离家游子的青春情怀。
湖水分开杨柳的翠绿,月光洒在蔷薇的阴影中,带着淡淡的哀愁和微笑。
如今的铁瓮城虽然还在打理,但金山早已不再是我们登临的地方。
我想对埋在瘗鹤岩上的文字说,不要厌倦那深远如龙蛇般的道路,尽管它漫长。

注释

形胜地:风景优美之地。
忆:回忆。
伤:感伤。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波分:湖水分开。
杨柳:象征离别和思念。
愁边碧:忧郁的绿色。
月带:月光笼罩。
铁瓮:古城名,这里指代过去的繁华。
料理:管理、照料。
金山:另一处名胜,可能指废弃或不再常去。
久已:早已。
瘗鹤:埋鹤,寓意怀念或寄托。
岩头字:岩壁上的文字,可能是诗文或标记。
龙蛇:形容道路蜿蜒曲折。
万里深:路途遥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彦平的《重过京口》,描绘了江南江北的优美景色,以及诗人对过去游子生活的回忆和感慨。首句"江北江南形胜地"点出地点的优美,接着"忆伤游子少年心"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淡淡的哀愁。

"波分杨柳愁边碧"通过杨柳依依的景象,暗示了离别之苦,"月带蔷薇笑里阴"则以月色下的蔷薇反衬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既有笑颜,又有阴郁。

"铁瓮只今虽料理,金山久已罢登临",诗人提到铁瓮城和金山,这两处都是历史名胜,曾经的游历如今只能在心中回味,不再亲身体验。

最后两句"寄声瘗鹤岩头字,莫厌龙蛇万里深",诗人借瘗鹤岩的传说,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希望他们不要因为距离遥远而感到厌倦,寓意友情深厚如龙蛇般蜿蜒千里。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细腻,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09)

黄彦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弱水

弱水三千里,仇池十九泉。

颇疑仙境界,不隔世山川。

海阔虽无地,壶深别有天。

何因霜雪后,一壑独苍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晓发东流如建德途中作

听风听水东流寺,为雨为云建德山。

拍枕波声犹在耳,参天秀色不违颜。

春来草草才正月,柳内时时见一斑。

齑臼工夫浑未有,藁砧行李已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宿东流县威神寺

雪梅风柳破韶光,又扑征尘宿净坊。

坏壁老师真数面,隔年题字故斜行。

王春三月向人好,禅诵六时销日长。

来往区区秪如此,桃花应亦笑刘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感事寄怀王彦舟侍郎苏景谟大夫(其三)

燕市人初去,辽城鹤共飞。

兵戈虽向息,闾井已云非。

险阻千山路,艰难百口归。

扶携兼老幼,吾见亦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