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其四)

日高庭院杨花转,闲淡春风。

昨夜匆匆,颦入遥山翠黛中。

金盆水冷菱花净,满面残红。

欲洗犹慵,弦上啼乌此夜同。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的画面。"日高庭院杨花转",写出了阳光明媚,杨花在微风中轻轻飘舞的场景,透露出春天的慵懒与闲适。"闲淡春风"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宁静气氛。

"昨夜匆匆,颦入遥山翠黛中",通过回忆,诗人描绘了昨晚杨花随风飘向远方山峦的情景,仿佛带着某种情感或思绪融入了青山之中,增添了诗意的遐想。

"金盆水冷菱花净",诗人借金盆中的冷水和菱花的倒影,暗示时光流转,春色易逝,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清凉与落寞。"满面残红"则以凋零的花朵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不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最后,"欲洗犹慵,弦上啼乌此夜同",词人表达出一种慵懒无力去挽留美好时光的心情,同时借夜晚乌鸦的啼鸣,增添了孤寂的氛围,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采桑子》(其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景色变迁,以及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其十九)

当时月下分飞处,依旧凄凉。

也会思量,不道孤眠夜更长。

泪痕揾遍鸳鸯枕,重绕回廊。

月上东窗,长到如今欲断肠。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十四)

无端恼破桃源梦,明日青楼。

玉腻花柔,不学行云易去留。

应嫌衫袖前香冷,重傍金虬。

歌扇风流,遮尽归时翠黛愁。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三)

芦鞭坠遍杨花陌,晚见珍珍。

疑是朝云,来作高唐梦里人。

应怜醉落楼中帽,长带歌尘。

试拂香茵,留解金鞍睡过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二)

湘妃浦口莲开尽,昨夜红稀。

懒过前溪,闲舣扁舟看雁飞。

去年谢女池边醉,晚雨霏微。

记得归时,旋折新荷盖舞衣。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