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答胡直孺

东蒙野老工何拙,刻楮三年不成叶。

迂途独往自名愚,举足常嫌投险捷。

忽然开口向时人,机士笑惊多脱颊。

半生长饿首慵回,厌见糟醨能腐胁。

惟与孤云静往还,胎仙戏舞琴三叠。

江南墨客貌虽癯,战胜当前轻勇侠。

润身不贮世间珍,别有骊珠光满箧。

北游一见潜魄动,双目烂烂岩光晔。

新诗几幅起秋风,使我静观但嚅嗫。

相逢便欲苦死留,恐跨飞鲸动归鬣。

形式: 古风

翻译

东方的老翁技艺多么笨拙,刻纸三年仍未完成一片叶。
他独自走偏僻小路自称愚者,每一步都嫌踏入险境太急切。
突然对世人开口,机敏之士惊讶得面红耳赤。
半生忍饥挨饿头也不回,厌恶酒糟般的污浊能腐蚀心胸。
只与孤独的云朵静静来去,像仙人般在琴声中游戏舞蹈。
江南的文人虽然瘦削,面对挑战却轻视勇武豪侠。
他的身体不求世间珍宝,却藏着一颗光芒四射的骊珠。
北方之旅初次相见,他的魂魄被深深打动,眼神熠熠生辉。
他的新诗在秋风中跃然纸上,让我只能默默欣赏。
相遇时我渴望极力挽留,只怕惊动他归心似箭,骑着飞鲸远去。

注释

东蒙:东方的蒙山。
工何拙:技艺多么笨拙。
刻楮:刻纸。
迂途:偏僻小路。
胎仙:仙人般的形象。
骊珠:珍贵的珍珠。
潜魄:深藏的灵魂。
嚅嗫:默默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高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东蒙野老工何拙,刻楮三年不成叶”两句,通过对比,一方面表现了野老对于物质世界的淡然态度,其手中雕刻的木片长年未能成形,这可能象征着他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漠视;另一方面,也隐含诗人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执着与挑剔。接着“迂途独往自名愚,举足常嫌投险捷”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身行径的质疑和对外界评价的不屑一顾,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坚持己见的高洁情操。

中间几句“忽然开口向时人,机士笑惊多脱颊。半生长饿首慵回,厌见糟醨能腐胁。”通过诗人的突然开口和对世人言说的态度,揭示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半生以来的清贫和对世间污浊的厌弃。

“惟与孤云静往还,胎仙戏舞琴三叠。”则描绘了诗人在精神上的自得其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通过“孤云”、“胎仙”等意象,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后半部分“江南墨客貌虽癯,战胜当前轻勇侠。润身不贮世间珍,别有骊珠光满箧。”则是对诗人朋友的一种赞誉,这位朋友虽然外表枯槁,却内蕴着不凡的才华和气质,他们对于物质财富的淡然,以及他们所特有的精神宝藏。

“北游一见潜魄动,双目烂烂岩光晔。”则是对诗人在北方旅途中的一次心灵触动,他可能遇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启示,使其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得以唤醒和发酵。

“新诗几幅起秋风,使我静观但嚅嗫。”则是对诗人创作状态的一个描述,他的诗歌如同秋风一般,给人以清凉和启迪,而他自己在阅读这些诗句时,也只是一种宁静的观赏态度。

最后“相逢便欲苦死留,恐跨飞鲸动归鬣。”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精神交流的珍视,以及对友情的渴望和不舍,但同时也担心这种美好的时光会像海上乘鲸一样迅速消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艺术、友谊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和他的生活态度,是一篇充满哲理和美学情趣的佳作。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酬朱公掞给事

沧溟酌蠡天窥管,龟兆何长筮何短。

什百倍蓰情不齐,斛龠釜钟难槩满。

东西地缺如断玦,西北天倾犹倚伞。

山䍽何由蔚豹班,荆鸡岂解伏鹄卵。

虽许驽骀可累驰,所贵镆铘能立断。

东陵瓜地久已荒,南山豆苗岁常旱。

日随群影尘满衣,愧窃太仓米盈碗。

默嗟世事意难期,却怪古书语多诞。

往来迅景急川流,怅惘无闻归鬼纂。

今年短发飒惊秋,馀日骎骎岂容算。

逸骥空勤足未舒,寒灯静吊影为伴。

数朝忽喜挹高风,烦心执热逢清浣。

仰观眉睫意可见,巳许交臂心无懒。

飘零铩翮感鸾悲,绳墨呈材愧樗散。

须思汲古得修绠,却步归愚识夷坦。

惟君早岁叹淹回,白雪调高和宜罕。

谏垣密疏藁常焚,琐闼旧风笔不款。

云间遽与鸳鹭分,邑里新歌襦裤暖。

与我晤语若合契,锄去陵谷无隙窾。

因君相见慰蹉跎,再激平生嗟已缓。

形式: 古风

依韵酬赵令之

相逢三十载,少耻事骁雄。

封植思嘉树,交游叹谷风。

云山轮迹少,葵藿岁时充。

冉冉秋还暮,霜寒泣候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周巨寺

长杨夹通津,修竹带北冈。

寻行不知远,时闻芝朮香。

渡溪陟翠巘,松柏高苍苍。

木杪见栌檐,塔庙居上方。

盘步曲折峻,入门庭宇荒。

道人貌清羸,趺坐临朝阳。

手持天竺书,贝叶翻金光。

炉残柏子烧,龛续明灯长。

见我默不语,举杖鸣匡床。

以示清静观,妙出转徙乡。

我从绝塞来,尘侵两鬓霜。

形骸久颠顿,思逐归鸟藏。

偶来叩禅扃,夐与人世忘。

金篦刮病膜,清冰沃烦肠。

铁牛耕石田,海底种扶桑。

超然越初地,青莲泥中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人子夜四时歌(其三)

萧萧庭下柳,曾学舞腰支。

秋风吹暮夜,半落小蛾眉。

人生自无定,空叹叶辞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