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闷(其七)

书舫追欢夜复朝,花茵促膝共吹箫。

依稀犹记吹箫处,杨柳堤边第六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与友人在画舫中欢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书舫追欢夜复朝”以“书舫”为背景,点明了活动的场所,同时“追欢夜复朝”则强调了欢愉活动的持续性,跨越了日夜,营造出一种热烈而长久的氛围。

接着,“花茵促膝共吹箫”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场景。花茵,即铺满花朵的地面,给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感觉;“促膝”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亲密无间的坐姿,而“共吹箫”则直接点出了音乐的元素,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好,也暗示了听觉上的愉悦,让人仿佛能听到悠扬的箫声在空气中回荡。

“依稀犹记吹箫处,杨柳堤边第六桥”则是对美好回忆的勾勒。通过“依稀”二字,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那段快乐时光的深刻印象。而“杨柳堤边第六桥”则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地点,将读者带入到那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使整个画面更加立体和真实。这种对细节的捕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深度和细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欢愉和回忆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153)

梁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遣闷(其八)

搔首高楼欲问天,乘鸾亲到玉皇前。

人间总是无情物,化作鸳鸯已可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寄愁(其一)

别却蓬山不记程,仙班犹忆共同行。

如何一落尘寰后,隔断瑶台百感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寄愁(其二)

碧水丹枫万国秋,月斜风冷夜悠悠。

何人长啸青霄外,独倚云端白玉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寄愁(其三)

黄石桥边受素书,乘风东海跨神鱼。

天门缥缈逢仙子,高驾云軿白鹿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