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文安公

考亭云谷孰居先,名世悠然得正传。

穷理致知须主敬,存心养性道齐贤。

凌云端拟陈三策,魂梦那知隔九泉。

后世表章尊所学,四书功足继朱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考亭云谷谁先住,名声显赫得真传。
深入探究道理需专心致志,修身养性如同圣贤。
志向高远欲陈献三条计策,即使魂魄相隔九泉也难忘记。
后人尊崇他的学问,四书经典足以媲美朱熹的教诲。

注释

考亭:指考亭书院,南宋理学重地。
云谷:可能指云谷禅师或隐居之地。
孰:谁。
居先:最先居住或成就卓越。
名世:闻名于世。
悠然:从容不迫的样子。
正传:正宗的学术传承。
穷理:深入研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获得知识。
主敬:以尊敬之心对待。
存心:保持内心。
养性:修养品性。
道齐贤:达到贤人的道德境界。
凌云端:志向高远如登天。
陈三策:提出三条重要建议。
魂梦:灵魂和梦境。
隔九泉:去世后在九泉之下。
后世:后代。
表章:表彰。
尊所学:尊重他的学问。
四书: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朱宣: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沈为悼念刘文安公而作,表达了对刘氏学问道德的敬仰和对其学术成就的肯定。首句“考亭云谷孰居先”暗示了刘文安公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可能与考亭学派或云谷禅师有关。次句“名世悠然得正传”赞扬了刘公在世时的名声和他传承的正统学术。

“穷理致知须主敬”强调了刘公治学严谨,注重内心修养,追求真理。接下来,“存心养性道齐贤”进一步指出他修身养性,追求与贤者同道。刘公的才智和理想在“凌云端拟陈三策”中展现,即使身故,他的精神仍如灵魂升天般高远。

最后一句“后世表章尊所学,四书功足继朱宣”表达了后人对刘文安公的敬仰,认为他在研习儒家经典,特别是《四书》方面,足以媲美朱熹(朱宣)的贡献。整首诗以崇高的敬意回顾了刘文安公的一生及其学术影响。

收录诗词(51)

蔡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题三首(其三)

日日门前路,春风与物期。

早梅纷白雪,垂柳散青丝。

把酒怀情久,吟诗遣兴迟。

闲来复闲往,携策谩逶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偶题三首(其二)

寂寞园林迥,栖迟念虑宽。

雨声连砌响,风色入帘寒。

义理无新得,交游少旧欢。

梅花自畴昔,岁晚独相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偶题三首(其一)

暮年无杂虑,何事更关情。

入市非求利,居山岂为名。

诚存心自逸,足健步常轻。

却是行游处,春风日日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谢人惠诗

岁事已无几,相过常少宾。

扣门来剥啄,握手见情亲。

月窟文章客,花岩老病身。

从兹襟义合,有约待新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