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如鄞舟中戏作

七年不听丈亭潮,梦觉依然枕动摇。

趁得晨钟上西渡,不妨野饭向高桥。

今年天故饶梅雨,是处人言好稻苗。

惭愧鄞山最青眼,回环翠色总相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七年没有聆听丈亭的潮水声,梦醒时分床头仍在摇晃。
趁着清晨的钟声过西边的渡口,不如在高桥享用一顿野餐。
今年老天特别多梅雨,到处的人都说稻田长得很好。
我感到惭愧,鄞山对我最为青睐,那环绕的翠绿总是吸引着我。

注释

丈亭潮:可能指某个地方的潮汐声,丈亭是地名。
枕动摇:形容梦醒后床头的轻微摇动。
晨钟:寺庙或道观早晨敲响的钟声。
野饭:野外的简餐,非正式的饭菜。
梅雨:江南地区夏季多雨的天气。
稻苗:稻田中的幼苗,象征丰收的希望。
鄞山:地名,可能诗人故乡或喜爱的地方。
青眼:比喻对某人或某事的特别喜爱和关注。
翠色:绿色,形容山色青翠。
相招:召唤,引申为吸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五月末的一种恬静悠闲的情景。开篇"七年不听丈亭潮,梦觉依然枕动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某一现象的长久观察与感受,同时也隐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趁得晨钟上西渡,不妨野饭向高桥"则展示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闲适情怀,早晨随着寺庙的钟声过河,然后在高桥处享受野餐,这是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今年天故饶梅雨,是处人言好稻苗"两句写出了季节变化和自然景象,诗人观察到这一年梅雨较多,对于稻田来说是极好的,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心与喜悦。

最后两句"惭愧鄞山最青眼,回环翠色总相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自然景色的赞赏和向往。"鄞山最青眼"中的"青眼"形容山的颜色,也隐含着对远方美好的向往,而"回环翠色总相招"则是说那美丽的山色总是在召唤着诗人,使他心驰神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深厚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农业和生命的一种关怀与欣赏。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日自警

王春肇嘉气,天命未敢知。

四十六年非,今日正一之。

昭昭汝初心,敬戒以自持。

神明监屋漏,此语不可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斗南竹林祠歌

君不见唐河诸将兵马回,河朔百城门不开。

边烽夜举天子怒,六龙晓发鸣春雷。

金陵玉垒中道惑,澶渊一掷吁难哉。

当时事势在国史,莱公之功不其伟。

幽燕可还敌可臣,西顾宁论夏州李。

用公不尽天所惜,天不生公更谁恃。

嗟公雄豪从少年,如虎在山龙在渊。

淮阴指掌楚归汉,望诸叱咤齐为燕。

两朝五起岂不遇,胶漆摆撼难为坚。

瘿相谗巧亦云极,鹤相恶谋何卒卒。

青衫到骭吾一咍,羊酒迎道尔堪恤。

可怜夷獠护装橐,想见神明扶正直。

公安插竹南迁时,手回造化理不疑。

云车风驭今来否,迎神送神姑尔为。

萧萧寒绿泣江雨,长似襄阳堕泪碑。

形式: 古风

用前韵感事(其一)

驹去不食藿,马佚能伤葵。

烈士多慷慨,耿耿谁当知。

起吟清夜阑,边月明春闺。

寸心杜陵老,澒洞终南齐。

形式: 古风

用前韵感事(其二)

竽门抱瑶瑟,雅与时好乖。

闭门守长饥,毅然丈夫哉。

南楚卧龙士,北燕黄金台。

但使本根在,功名真傥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