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其二)

袅袅风蒲乱,猗猗水荇长。

小舟浮鸭绿,大杓泻鹅黄。

得意诗酒社,终身鱼稻乡。

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微风吹动菖蒲轻轻摇曳,水中的荇菜茂盛生长。
小船漂浮在鸭绿般的湖面,大勺倾倒出鹅黄色的美酒。
在得意的诗酒社中畅饮,度过一生在鱼米之乡。
生活如此快乐,无事可做,哪里不是清静宜人之处。

注释

袅袅:形容微风轻柔。
风蒲:风中的菖蒲。
猗猗:茂盛的样子。
水荇:水生植物,叶子细长。
小舟:小船。
鸭绿:形容绿色深浅像鸭子的羽毛。
大杓:大勺子。
鹅黄:形容酒色如鹅毛般淡黄。
得意:满意,快乐。
诗酒社:以诗酒为乐的团体。
鱼稻乡:以渔业和稻米为主的乡村。
乐哉:多么快乐啊。
无一事:没有一件事。
清凉:清静凉爽。

鉴赏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自然之美,开篇便以“袅袅风蒲乱,猗猗水荇长”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江湖画卷。风中的蒲草与水中的荇菜都在繁茂地生长,展示了大自然的旺盛生命力。接着“小舟浮鸭绿,大杓泻鹅黄”则是对色彩和景象的细腻描绘,小船轻盈漂浮在碧绿如玉的水面上,而远处的大麦金黄可见一斑,这些生动的画面都在诉说着诗人眼中的一片江南春色。

“得意诗酒社,终身鱼稻乡”则流露出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寄托。诗人似乎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港湾,那就是那些文人雅集的诗酒之会,以及对自然的深切情感。在这里,他可以远离尘嚣,享受一份超脱红尘的宁静与愉悦。

最后“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全然释放。没有了世俗的牵绊和烦恼,他在这片江湖之间找到了心灵的真正安顿。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与自在。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其三)

曳杖青苔岸,系船枯柳根。

德公方上冢,季路独留言。

已占蒲鱼港,更开松菊园。

从兹来往数,儿女自应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孙秘丞见赠

感慨清哀似变风,老于诗句耳偏聪。

迂疏自笑成何事,冷淡谁能用许功。

不怕飞蚊如立豹,肯随白鸟过垂虹。

吟哦相对忘三伏,拟泛冰溪入雪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

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

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

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

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

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

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

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

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

长松度翠蔓,绝壁挂啼鸟。

我友自杭来,尚叹所历少。

归途风雨作,一洗红日燎。

我惊万窍号,黑雾卷蓬蓼。

舟人纷变色,坐羡轻鸥矫。

我独唤酒杯,醉死胜流殍。

书生例强狠,造物空烦扰。

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

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

明朝更陈迹,清景堕空杳。

作诗记馀欢,万古一昏晓。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仆去杭五年,吴中仍岁大饥疫,故人往往逝去,闻湖上僧舍不复往日繁丽,独净慈本长老学者益盛,作此诗寄之

来往三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

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

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反林泉。

何时策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