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杜堮所作的《望夷齐庙》。诗人通过描绘连山与河流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人物的感慨。"连山西北鹜,两水东南流",形象地展示了地理风貌,暗示时间的流转。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古今,感叹"俯仰极千里,今古同一丘",揭示出无论古今,人生和自然都在不断变迁之中。
"悲歌及黄农,抗节怀商周",诗人借古人黄帝和周公的典故,表达对高尚节操和理想社会的向往。然而,"斯人顾遐逝,大道日沈浮",又透露出对世事沧桑、道德沦丧的忧虑。在庙宇中,"丛祠俨冠带,万祀轻王侯",反映出人们对于世俗权力的淡漠,而对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尊重。
最后,诗人感慨"岂无兰鞠荐,尚恐薇蕨羞",意指虽然有祭祀之礼,但仍担心供品微薄不足以表达敬意。"念兹三叹息,天地良悠悠",诗人深感世事无常,天地间充满了无尽的苍茫与哀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言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崇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