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赠湖塘来上人二首(其一)

望外荆榛蔽辋川,我来何必为逃喧。

乱馀村疃鸡豚尽,秋到江湖藻荇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远望之外,荆棘丛生遮蔽了辋川的景色,我来这里又何尝是为了逃避喧嚣。
战乱之后的村庄,鸡豚家畜都已不见,秋天的江湖水面上,藻类和荇菜茂盛繁多。

注释

荆榛:荆棘和灌木丛,形容荒凉景象。
辋川:地名,在中国陕西省,王维的居所。
逃喧:逃避喧嚣,指远离尘世的纷扰。
村疃:乡村小村落。
鸡豚:鸡和猪,代指农家生活。
藻荇:水生植物,藻类和荇菜。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望外荆榛蔽辋川”,设定了一种被野草和荆棘所覆盖的荒废河川景象,既描绘出自然界的荒凉,也隐喻着一种隔绝与世隔绝的心境。

“我来何必为逃喧”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似乎在问自己,为何要来到这样一个地方。这里,“逃喧”可能指的是避开尘世的喧嚣,寻求一种超脱和宁静。

“乱馀村疃鸡豚尽”,则是对乡村秋景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对家禽的观察,展现出一幅收获的画面,但其中也透露着一种生机与繁荣即将过去的感慨。

最后,“秋到江湖藻荇繁”,则直接点出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界的丰富多彩。这里的“藻荇”指的是水中的藻类植物,它们在秋天更加繁盛,象征着即使是在收获的季节中,生命力依然旺盛。

整首诗通过对荒废河川、乡村景色以及江湖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逃避心理,同时也在自然界中寻找到了生机与希望。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合寨陪诸公观月

一樽相对夜厌厌,风捲浮云见玉蟾。

凌乱请看矛作舞,清光炯炯已窥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回峰寺和浮屠坦然韵

昼睡醒来日过中,山光入座水函空。

绿杨堤外荷花富,招致清香赖有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安丰道中

水满陂塘草满川,望中茅屋起孤烟。

十年不踏安丰路,遂与清淮作次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早发橐皋

春秋遗迹旧山川,鲁破吴亡久寂然。

恰到前年征战处,数间茅屋起炊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