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游刃有馀地,孤忠不愧天。
两朝资弼亮,四海赖陶甄。
身后浮言汹,生前素履全。
他时公论定,史笔看流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挽汤丞相三首(其二)》。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游刃有馀地,孤忠不愧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忠臣所持有的坚定信念,即便是面临刀刃也毫无畏惧,独自守护着忠诚之心,不会因为世俗的评价而感到羞愧。这种境界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俗、崇高的道德品质。
“两朝资弼亮,四海赖陶甄。” 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上贤明统治者的比喻,赞颂他们的功绩如同照耀两代的明灯,受到四海之人的依赖和信任。陶甄在此被用作比喻,形容那些对国家有大功的人物。
“身后浮言汹,生前素履全。” 这两句则描绘了历史人物逝去之后,虽然可能会有诸多流言蜚语,但在其生前,已经以完满无缺的品行和成就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他时公论定,史笔看流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评价的信心,即时间会证明一切,公正的评判终将确定,而那些值得纪念的事迹,将被史书所记录并流传于世。
整首诗通过对忠诚和贤明统治者的颂扬,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历史责任感的强烈体现。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平步青云上,逢辰亦盛哉。
十年登两地,四见入中台。
独擅调元手,咸推济世才。
如何天不慭,一夕泰山颓。
老去交游半浅深,高山流水独知音。
分携苦未经寒暑,转盼那知隔古今。
联事尚怀时把酒,同朝犹记共论心。
无因执绋西山路,空对东风泪满襟。
场屋声名四海知,十年平步上丹墀。
伏蒲议论高千古,视草文章妙一时。
雅望自应登辅弼,壮图仍欲济艰危。
谁知竟负经纶志,空使人怀殄瘁悲。
公守东阳郡,于今已十年。
人犹诵遗爱,政不愧前贤。
清议当时重,休声后代传。
我来叨郡佐,怅望隔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