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公守东阳郡,于今已十年。
人犹诵遗爱,政不愧前贤。
清议当时重,休声后代传。
我来叨郡佐,怅望隔重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名为《挽吴尚书三首(其三)》。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前任郡守的怀念和赞赏,以及个人对职责与历史评价的深刻体会。
“公守东阳郡,于今已十年。”开篇直接指出一位官员在东阳郡任职已经十年,这里的“公”字用以尊称这位郡守。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人犹诵遗爱,政不愧前贤。”这两句强调的是这位郡守即使离开了,但他留给人们的恩泽和治理之功仍然被人们所传颂。他的政治成就没有辜负前代贤良官员的标准,这里体现出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与比较。
“清议当时重,休声后代传。”这里的“清议”指的是公正无私的评论,而“当时重”则表明这位郡守在任期间其政绩得到了同时人的高度评价。下半句“休声后代传”说明即使在他离去之后,人们依然会传颂他的美好名声。
“我来叨郡佐,怅望隔重泉。”诗人以第一人称进入画面,表达了自己到任辅助郡守的职责,同时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前辈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叨”字有追述、回忆之意,而“怅望隔重泉”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和隔阂,仿佛时间与空间都成了他与过去美好时光的阻隔。
整首诗通过对前任官员的怀念和赞赏,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评价的重视,以及个人在职责面前的自我期许。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代变迁、人事更替下个人的无奈与感慨。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晚岁登台省,频年侍殿墀。
从容如素宦,卓荦冠明时。
人冀终图任,天胡不慭遗。
流芳知未艾,家有宁馨儿。
奇才从古少,厚德独公全。
克己强为善,虚心乐荐贤。
立朝忠贯日,谋国力回天。
阅世虽多故,胸中固湛然。
归来闾里问高年,此日惟公五福全。
三世儒科身及见,四经乡饮众推先。
安时不恨青衫晚,适意还欣綵服鲜。
终始哀荣无可憾,想应含笑入黄泉。
吴郡为僚记少时,别来光景迅如飞。
江头我始怀章去,岭外君才解组归。
正望故人时见过,回思往事遽成非。
死生契阔无穷恨,极目高原泪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