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观瀑亭

麻姑之泉天下名,有泉不可无此亭。

奔流直下苍崖里,千丈玉龙飞不起。

铿金碎玉声潺潺,恍惚置我匡庐间。

银河句好续不得,日暮悠然骑马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秦夔所作,题为《登观瀑亭》,通过对麻姑之泉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卷。

首句“麻姑之泉天下名”,开门见山地点出主题,麻姑泉作为天下名泉,其地位与名声不言而喻。接下来,“有泉不可无此亭”一句,巧妙地引出了观瀑亭的存在,强调了亭子与泉水之间的相得益彰,使得观赏者能够更好地领略泉水之美。

“奔流直下苍崖里,千丈玉龙飞不起”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泉水比作飞舞的玉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从高耸的悬崖峭壁上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同时,“千丈”一词不仅突出了瀑布的高度,也暗示了其气势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

“铿金碎玉声潺潺,恍惚置我匡庐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瀑布的声音效果。泉水撞击岩石发出的声响,如同金石破碎,清脆悦耳,仿佛置身于庐山之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通过听觉的描绘,增强了读者的沉浸感,使读者仿佛亲临现场,感受到了瀑布的震撼力。

最后,“银河句好续不得,日暮悠然骑马还”两句,以银河作比,表达了对瀑布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在欣赏完瀑布的壮丽景色后,诗人悠然自得地骑马离去,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这一结尾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麻姑之泉及其观瀑亭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3)

秦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虞永锡赴金庭塾馆(其一)

西溪先生头半白,十年常作金庭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赠虞永锡赴金庭塾馆(其二)

惯说金庭山水清,嗟余俗眼何由识。

新春示我山水图,金庭乃在东南烟浪之具区。

洞天福地仙所都,灵芝瑞草无时无。

危峰倒插青天孤,下涉险阻连重湖。

秋风飒飒吹黄芦,白波漫天雁鹜呼。

沙头二老翁,衣冠一何伟。

乌纱笼头发垂耳,笑看云山弄云水。

就中一叟豪且雄,恐是近世天全翁。

领客常游湖水东,脱屣富贵寻崆峒。

英贤遗迹转眼空,好事写入兹图中。

不然胡为避世士,被服却有今人风。

余生亦爱金庭好,对画题诗心懆懆。

会约先生作胜游,他日风流成四老。

形式: 古风

子昂画马卷

翰林学士真天人,平生书画皆通神。

自言少小嗜毫素,寸纸遍作云烟痕。

老来意态尽物理,画马欲过曹将军。

此图似出西域种,骨法权奇气轩耸。

将身蹴地局不前,矫首见人惊欲踊。

燕家死马犹堪卖,况此风神解飞动。

在野须教一顾空,登台未觉千金重。

崔郎爱画复好奇,向来得此信且疑。

为渠指点是真迹,老我聪明非昔时。

图穷忽见银钩笔,复讶骊珠海中出。

江南赝本今已多,入眼自须分甲乙。

世人得者惟见一,至宝逢时故难匹。

从此高堂展玩频,明窗净几无长日。

形式: 古风

鹧鸪图

鹧鸪啼处春江绿,日暮凄风吹苦竹。

相呼相唤不停声,万恨千愁啼未足。

有时格磔还钩辀,此声欲断无时休。

风低不渡三江水,竹冷先惊八月秋。

我家旧在湘南住,犹记曾闻鹧鸪处。

不似云安有杜鹃,声声道不如归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