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向辽东着树鸣,燕南秋老尽哀声。
及天别鹤吁长叹,入塞饥鸿指故城。
如梦大人犹发呓,其亡一国共无生。
等闲又似题诗客,戛戛裁笺写断情。
这首诗名为《残蝉》,作者是清末近现代初的黄节。诗中以秋蝉为载体,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不向辽东着树鸣”,寓意蝉不再往东北边疆之地鸣叫,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国力的衰退。接着,“燕南秋老尽哀声”描绘了北方秋季的凄凉景象,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及天别鹤吁长叹”借别鹤之悲,表达了对国家分离的深深叹息,而“入塞饥鸿指故城”则以饥饿的鸿雁飞回旧城,象征着流离失所的人民寻找家园。接下来,“如梦大人犹发呓”暗指统治者沉迷于梦境,不知民生疾苦,发出荒诞的决策。“其亡一国共无生”直指国家衰败,生灵涂炭。
最后两句“等闲又似题诗客,戛戛裁笺写断情”,诗人以自己为题诗之人,感叹世事如梦,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局的痛心与无奈,戛戛之声,仿佛在纸上刻画出那份深深的忧国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黄节深厚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不详
秋成想见香租人,菊露枫胶蜜几脾。
日日山僮扫红叶,蜂衙知是主人归。
小轩移得清风枝,知君公退来忘机。
山禽自识主人惯,客到有时惊不飞。
每看春榜独嗟咨,蹭蹬尘埃已十期。
韩老有知应笑我,归时无计只痴儿。
小槛栽培得此君,绿阴疏韵似相亲。
从来风月为三友,吟社新添客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