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歌(其十二)

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暂止。

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几?

土榻床,破芦□,老榆木枕全无被。

尊香不烧安息香,灰里唯闻牛粪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在夜晚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对现实的反思。

“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暂止。”开篇即点明时间,深夜子时,正是人们熟睡之时,而和尚的心境却难以平静,似乎总有无尽的思绪在翻涌。这种反常的状态,反映了和尚内心的复杂与矛盾。

“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几?”诗人开始思考和反省,将自己与天下出家人的处境进行对比。住持一职,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挑战,而这样的角色在众多出家人中或许并不多见。这句表达了对自己身份与职责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自身所承担使命的感慨。

“土榻床,破芦□,老榆木枕全无被。”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简陋的生活条件,展现了修行生活的艰苦。土榻、破芦席、老榆木枕,这些朴素的物品,象征着和尚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没有被褥的夜晚,更加突出了环境的清苦,但这也是一种修行的体现,是和尚对自我磨砺与精神提升的追求。

“尊香不烧安息香,灰里唯闻牛粪气。”最后两句,诗人进一步揭示了修行过程中的内在体验。不烧尊贵的香料,而是闻到牛粪的气味,这不仅是对物质享受的放弃,更是对内心清净的追求。在看似平凡甚至略显粗陋的生活中,和尚通过自己的方式,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和尚在深夜的内心独白,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出对修行、对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和尚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更能体会到在平凡生活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智慧与勇气。

收录诗词(17)

从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无心合人,人无心合道。

欲知此中意,一老一不老。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雉膏美景在丛荫,红蕊丹跗次第寻。

形式: 押[侵]韵

清弋江田舍

草木翳荒径,岩阿有竹扉。

童牛随㹀出,乳燕哺雏归。

钓艇横幽渚,耕蓑挂落晖。

罕知盐酪味,父子入城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鹭鸶诗

青山藏不得,明月合相容。

形式: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