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耿耿银河秋夜长,起来无寐□思量。

思量了后迷还闷,烦恼到头徒□□。

□□□□□计较,梦中说梦转寻常。

回头万事□□迹,空□语言争知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明亮的银河映照着秋天漫长的夜晚,我醒来无法入眠,开始思考。
思考过后,我更加困惑和郁闷,烦恼到最后也只是徒劳。
试图去计算或解决,梦境中的梦话变得平常无比。
回首过往的一切,那些痕迹都已消失,空谈的话语又能维持多久呢?

注释

耿耿:形容明亮的样子。
银河:指天上的银河系,这里象征广阔的宇宙或思绪。
秋夜长:秋天的夜晚漫长,寓意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孤独。
寐:入睡。
迷还闷:困惑且心情沉重。
徒:白白地,没有结果地。
计较:计算、考虑。
梦中说梦:在梦中自言自语,可能指内心深处的独白。
寻常:平常,普通。
万事:所有的事情。
空:空洞的,无实际意义的。
争知长:怎能长久保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秋夜》,描绘了秋夜漫长,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首句“耿耿银河秋夜长”以银河映照秋夜的明亮,渲染出寂静而深沉的氛围。接下来,“起来无寐思量”,诗人辗转反侧,思绪万千。

“思量了后迷还闷”表达了思考后的困惑与烦闷,而“烦恼到头徒自忙”则揭示了这种无尽烦恼的徒劳。诗人试图寻找答案,但“计较”却只能带来更多的困扰,梦境中的追寻也变得平淡无奇。“回头万事皆成迹”,诗人意识到过去的忧虑和计较都已成过往,最后感慨“空言语言争知长”,表达出对言语无法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反思,以及对无常人生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种谷吟

农家种谷时,种禾不种莠。

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

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

又况雨霈时,沾及恩一溜。

形式: 古风

览照吟

其骨爽,其神清。其禄薄,其福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览照吟

凌晨览照见皤然,自喜皤然一叟仙。

慷慨敢开天下口,分明高道世间言。

虽然天下本无事,不奈世间长有贤。

自问此身何所用,此身唯称老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诫子吟

善恶无它在所存,小人君子此中分。

改图不害为君子,迷复终归作小人。

良药有功方利病,白圭无玷始称珍。

欲成令器须追琢,过失如何不就新。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