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张至秘校庄

田家何所乐,籉笠日相亲。

桑条起蚕事,菖叶候耕辰。

望岁占风色,宽徭知政仁。

樵渔逐晚浦,鸡犬隔前村。

泉溜塍间动,山田树杪分。

鸟声梅店雨,野色柳桥春。

有客问行路,呼童惊候门。

焚鱼酌白醴,但坐且欢忻。

形式: 排律

翻译

农夫们究竟为何乐,每天都与斗笠和蓑衣相伴。
桑树枝头忙碌着养蚕的事,菖蒲叶儿预示着耕种的时节来临。
观察风向预测年景,宽减徭役体现为政者的仁德。
樵夫和渔夫傍晚时分来到河边,鸡鸣犬吠隔着前边的村庄。
泉水在田埂间流淌,山田树木在梢头交错。
鸟语如梅雨落在小店,野外景色在柳桥边展现春意。
有旅人询问道路,唤来童子惊动了门口。
烧鱼佐以美酒,只坐着享受欢乐的时光。

注释

田家:农夫。
何所乐:为何快乐。
籉笠:斗笠。
日相亲:每日相伴。
桑条:桑树枝。
起蚕事:养蚕活动。
菖叶:菖蒲叶。
候耕辰:预告耕种季节。
望岁:观察年景。
占风色:看风向。
宽徭:减轻徭役。
知政仁:显示仁政。
樵渔:樵夫和渔夫。
逐晚浦:傍晚河流。
鸡犬:鸡鸣犬吠。
隔前村:隔村庄。
泉溜:泉水。
塍间:田埂。
山田:山地农田。
树杪:树梢。
鸟声:鸟叫。
梅店:小店。
野色:野外景色。
柳桥春:柳桥春天。
有客:有旅人。
问行路:询问道路。
呼童:呼唤童子。
惊候门:惊动门口。
焚鱼:烧鱼。
酌白醴:斟酒。
但坐:只管坐着。
欢忻: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过张至秘校庄》,描绘了田家生活的宁静与乐趣。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农事活动的场景:农夫们戴着斗笠,日复一日地亲近自然,桑叶生长预示着养蚕的开始,菖叶则标志着耕作的时节。他们通过观察风向来预测年成的好坏,宽徭政策体现了朝廷的仁政。傍晚时分,渔夫和樵夫各自归家,村庄间鸡犬相闻,一派田园风光。

田间的泉水潺潺,山田在树梢间若隐若现,春天的鸟语和梅雨增添了生动的意象。来访的客人询问路途,童子的应答声惊动了静谧的门扉。主人热情款待,烹鱼斟酒,宾主围坐,共享欢乐的时光。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真实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驯鹿

朝渴饮清池,暮饱眠深栅。

惭愧主人恩,自非杀身难报德。

主人施恩不待报,哀尔胡为网罗获。

南山蔼蔼动春阳,吾欲纵尔山之傍。

岩崖雪尽飞泉溜,涧谷风吹百草香。

饮泉齧草当远去,山后山前射生户。

形式: 古风

初伏日招王几道小饮

北园数亩官墙下,嗟我官居如传舍。

滹沱北渡马踏冰,西山病归花已谢。

落英不见空绕树,细草初长犹可藉。

空园一锁不复窥,不觉芳蹊繁早夏。

隔墙时时闻好鸟,如得嘉客听清话。

今朝试去绕园寻,绿李横枝碍行马。

蒲萄忆见初引蔓,翠叶阴阴还满架。

红榴最晚子已繁,犹有残花藏叶罅。

人生有酒复何求,官事无了须偷暇。

古云伏日当早归,况今著令许休假。

能来解带相就饮,为子扫月开风榭。

形式: 古风

初食车螯

累累盘中蛤,来自海之涯。

坐客初未识,食之先叹嗟。

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瓜。

东南限淮海,邈不通夷华。

于时北州人,饮食陋莫加。

鸡豚为异味,贵贱无等差。

自从圣人出,天下为一家。

南产错交广,西珍富邛巴。

水载每连舳,陆输动盈车。

溪潜细毛发,海怪雄须牙。

岂惟贵公侯,闾巷饱鱼虾。

此蛤今始至,其来何晚邪。

螯蛾闻二名,久见南人誇。

璀璨壳如玉,斑斓点生花。

含浆不肯吐,得火遽已呀。

共食惟恐后,争先屡成哗。

但喜美无厌,岂思来甚遐。

多惭海上翁,辛苦斲泥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